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关于金融学科演进的几点认识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16日 15:29  《中国金融》

  客观经济生活的发展推动着学科的建设;推衍一步,如果一个学科不能适应客观经济生活的发展,必将丧失生命力

  黄达

  金融学科演进历程的概略性描述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金融学科的历史演进过程。

  1.几千年前,人类社会突破了自然经济,货币进入了经济生活。相应地产生了对货币的理论思考。

  货币是怎样产生的?东西方社会都有很多这方面的论述。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论述过,中国的司马迁、管子、恒宽等都论述过。

  货币与实物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晁错有“夫珠玉金银,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的名句;管子有“以虚荡其实”的提法。

  货币是好还是坏?说它好的,认为是“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说它坏的,认为其可以颠倒黑白,为一切罪恶之源。

  货币制度应当怎样建立?东西方社会都有讨论。中国最早的有“九府圜法”的说法,后人没有怎么弄懂;贾谊的“收铜七福”论述得则非常明白。

  2.借贷,特别是货币借贷进入经济生活,引发了对信用的理论思考。

  在反对高利贷方面,东西方社会的态度是一致的。

  但在对利息的态度方面,中国与西方有所区别:欧洲中世纪的教会对利息是彻底否定的。伊斯兰教义也是这样。中国的主流思想,一直反对过高的利息率,但从不否定利息本身的存在。

  “国家”在很早以前就成为既是借钱方,又是放贷方了。围绕着这些方面,有许多“政论”。在中国,当政者向农民放贷起于先秦,到王安石变法时,产生了一场大争论。

  3.古代有银钱业,几百年前萌生了现代银行。

  它们是货币的经营者和借贷的集中者,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日益提升。这必然有对经营理念的论证和对经营管理准则的总结。

  4.然而几千年来,对货币、对信用、对银钱业,有很多思想和论述,但还没有成为“学”。成为“学”的重要标志是在高等学府设置课程。

  19世纪,在西方的一些大学,已经开设有“货币学”和“银行学”。

  我没有见到在大学稳定开设“信用学”课程的记载。可能信用理论的利息部分被归入了经济学或货币学;而借贷的运作成为银行学的内容。

  “货币学”的内容,重点在于讨论货币价值的性质和货币价值的决定,讨论建立稳定币值的理想币制,理论性较强;“银行学”的内容,重点在于归纳业务和经营的已有做法和经验,理论探讨较为肤浅。无论是货币学还是银行学,都是用微观分析方法进行剖析研究。

  上世纪早期留学欧美的我国学子,在归国后的著述中,多次提到货币学和银行学这两门课程分设的情况。

  5.货币学研究货币,银行学研究经营货币的中介,都在大学里讲授,或在一个学院、一个系讲授,尤其是由一个人讲授,必然会产生把两门课程并在一起的冲动。

  把两门课程并在一起讲授,最早约在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的这几年。

  有一本作者为Bradford的 Money and Banking,其1935第二版序言中写到:“这本书是作者的 Money 和 Banking 二者整合而成为一卷本的修订版。”这说明,把货币学与银行学合而为一门“学”的探索,在上世纪30 年代仍在进行。

  6.合并之初的《货币银行学》,多是在第一部分论述货币,第二部分论述银行,合并的痕迹十分明显。外国人写的是这样;中国人编的也是这样。

  二者的有机结合始于上世纪 20年代至30年代,那是西方现代经济学宏观经济分析发展、形成之际。

  就货币问题的研究看,一方面继承了上世纪30年代之前的研究重点(货币价值和货币价值的决定以及稳定币值的理想币制),另一方面,在30年代后,则发展了着重从货币角度研究整个社会经济的宏观均衡问题的方法。

  就银行问题的研究看,进入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之后,已不单纯是对业务、运营及制度等方面的具体介绍,而是开始联系货币问题,进行“学理”性的探讨。其所以如此,是由于金铸币在发达国家已全然退出流通;而经济生活中形形色色的货币,几乎无不是银行所创造的。

  同时,在上世纪20年代末,中央银行成为金融界独立研究的对象,并有独立的《中央银行学》著述面世。这反映中央银行日益承担着宏观调控的使命。对中央银行的理论研究,也构成宏观金融分析的重要内容。

  7.经过对货币与银行相互关系的理论探讨,特别是宏观分析日益入主货币银行学并居于学科的主导地位,逐渐形成了今天我们货币银行学的框架。

  8.以股票、债券这类有价证券为主体的金融市场,在 19 世纪已有大发展。至于何时有独立的有关资本市场的课程,还需要再查对。

  在我的记忆中,上世纪30年代,中国有的商学院已开设这样的课程,只是其重要性远不如今天这样显赫。

  关于资本市场方面,在银行学中,或在货币银行学的银行论部分,讲到银行业务,早期有“证券、生金银委托买卖”这样的章节,在全书中分量较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则有了关于投资银行和证券业务的专门章节。但从有关讲述看,对资本市场的活动基本属于业务技术性的介绍。

  上世纪中期,金融微观分析在基础理论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比如,马科维茨(1990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资产组合选择理论;威廉•夏普(1990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莫迪利亚尼(1985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米勒(1990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定理,即M-M定理。没有得到诺贝尔奖的尤金•费马的有效市场假说,公认其理论意义毫不逊色。这些基础理论的突破,其客观背景则是资本市场(同时还有货币市场)迅速的、巨大的扩张,以及它们在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升。

  这就推动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有关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特别是有关证券及其衍生工具)的微观分析取得了迅猛发展;现代金融学(Finance),涉及一切经济行为主体理财的理论和模型,日益形成庞大的学科体系。在今天,现代金融学(Finance)已经成为经济学科中的“显学”。

  9.面对微观金融分析的发展,货币银行学必然会扩充其已有的资本市场章节并提高其理论层次。

  于是,货币银行学在书名上发展为长长的 The Economics of Money, Banking, and Financial Markets。米什金写的一本货币金融学的教科书可以作为代表,已流行了二十多年。

  但是,如果说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的宏观经济分析不断地“挤进”货币银行学并终于在这一学科中占有主导地位,那么,从上世纪下半叶开始迅速发展的金融微观分析,不论从其分量看,还是从其方法看,已经大大超出了货币银行学可以容纳的能力。

  至于微观金融分析本身的全部内容,也不是一门课程所能容纳了的。

  10.回顾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到现在金融学的发展可以发现:

  货币学和银行学并在一起,构成货币银行学;并在吸收宏观分析内容以及部分微观分析内容的过程中,使自身的水平不断得到提升。

  货币学并未因货币银行学的形成而中止其独立的发展,直到今天仍保持其独立地位。不过,其内容日益“理论化”,好像越来越“高高在上”。

  银行学在与货币学合并为货币银行学之后,也长期保持着独立的发展。但近年来,在不断分解、不断组合之中,越来越融入金融微观分析的学科体系之中。原来把所有金融中介包容在一门银行学之中的情形好像已不多见。

  发展越来越快速的金融微观分析,丰富和提升了金融学科的内容及其水平;它与货币银行学相并行,独立发展,并在金融学科中独领风骚。

  有一个上面没有提到但需要讨论的问题:保险学科在金融学科体系中如何定位?首先,保险学科是金融学科体系中的一员,这点好像并无异议。其次,不论在金融学科体系中如何定位,保险学科已经足够壮大,不会被其他金融学科所吞并、所消化。再次,在金融宏观分析和金融微观分析中,保险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理论联系的深入探讨,对于提高保险学科和金融学科的整体水平有重大意义。这方面的研究还有待推进。

  11.上面论述的就是演进到今天的金融学科体系的大体格局。

  我们可以画出一个有待补充和订正的金融学科演进框架图(不包括保险学)。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