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提高透明度和加强公司治理是恢复市场信心基础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16日 15:18  《中国金融》
提高透明度和加强公司治理是恢复市场信心基础
访澳洲会计师公会会长麦雅理先生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提高透明度和加强公司治理是恢复市场信心的基础——访澳洲会计师公会会长麦雅理先生

  本刊记者 张林

  将目前的次贷危机部分地归咎于公允价值方法的应用,就好像责怪温度计引致了夏天的热浪

  记者:大约在一年前,人们对推行新的国际会计准则普遍充满信心,都认为公允价值是个美妙的概念。然而随着次贷危机的加剧,人们在反思此次金融风暴的原因时,却纷纷责怪公允价值这种顺周期的估值方法助涨了资产价格泡沫,应当部分地为次贷危机负责。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麦雅理:如果采用公允价值原则评估资产价格,当市场价格上涨时,它对利益相关者和股东揭示的是市场资产估价很高;当市场价格下跌,它就会清楚地告诉人们市场的资产估价已下降。将目前的次贷危机部分地归咎于公允价值方法的应用,就好像责怪温度计引致了夏天的热浪,这是毫无道理的。首先,公允价值仅仅衡量和反映市场现实。我认为,对于某些资产和负债,公允价值计量是反映经济现实的最有效方法。比如,衍生产品以及可供出售类金融资产就是这样的两类资产。 公允价值体系为财务报告带来了更高的透明度和可比性,这是无可争议的。 无论是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还是美国财务会计标准委员会都出台了详细的指引,为市场确定公允价值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其次,应该注意的是,批评公允价值方法的声音只在市场崩溃中才不绝于耳,而在牛市中大家都承认其合理性。第三,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企业不遵守基本的风险管理原则而导致错误的商业行为、公司治理不健全以及监管放任自流,是引发本次危机的主要原因。总之,一个估价系统不可能导致市场崩溃。

  对公允价值方法的责难是可以想象的,实际上,每当出现问题,人们总是会归咎于某些因素。我敢肯定,对于诱发此次金融危机的原因,人们还会罗列出其他更多的因素,比如,不少人也在质疑VAR这类复杂的估值模型。从20世纪70年代到21世纪初的这几十年里,我们经历过数次经济危机,人们总是犯同样的习惯性错误。当然,本次金融风暴的不同之处在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空前提高,因此,它的负面影响不只限于一个或少数几个国家,而是具有强大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世界各国都将深陷入其中。对于此次危机,应该说过去10年中市场的各个主体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投资者有责任,机构有责任,监管当局有责任,政府也有责任。在对待业务风险上,市场的各个主体都走得太远了,走过头了。

  记者:尽管如此,由于美国次贷危机,新的国际会计准则在推广中还是遇到了一些障碍。我们知道,目前美国和欧盟已经暂停使用新的会计准则。假如没有一套全球统一的会计准则,市场就会变得像传说中“修巴比伦塔”那样,投资者和监管机构都会无所适从。您觉得将来是否会出来一套新的能够经受市场考验的更完善的会计准则?

  麦雅理:我们生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越来越多的非市场经济国家正在成为市场经济体。 走市场经济路线和维持市场经济是世界上所有经济体的共同认识。在市场经济环境中,我们认为公允价值是最恰当的估值体系。 目前,处于这样一个不景气环境中,可以说没有任何一个估价系统是完美的。我们关切的是,现在真正的重点应该放在改善企业内部治理,而不是讨论改变估价方法的时机。就当前维护市场稳定和增强市场信心而言,改善企业内部治理比讨论改变估值方法更为重要。目前对公允价值的讨论是非常带选择性的:当市场价格上涨时,没有人担心公允价值的应用,因为市场价格高就符合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当经济环境陷于困难时,特别是当一些金融资产的市场价值变得一文不值时,就有人不愿直面真相。但按照公允价值方法估值,这类金融资产的真实价值也就是如此。即使我们决定改变估值方法,采用成本法估值,当市场价格上涨时,批评者同样会抱怨成本法导致资产估值太低,未能反映资产的真实价值。我们认为,当前市场上普遍存在一些亟待纠正的偏见。比如,每个投资者都迫切想要知道自己手中的股票明天的价值是多少?这根本就是个难以把握的问题。 市场和投资人应该了解的是:我投资的公司业务基础是否坚实?它是否具备强有力的公司治理制度?公司交易和报告是否透明?它是否能果断处置不良资产或低收益资产?公司的现金流管理是否安全有效?管理层是否理解公司所面临的关键风险?当前,企业领导人应当果敢地、公开地告诉投资人:未来一年半载内股票价格也许不会有大的起色,但企业管理层正在竭其所能提升企业的投资价值,力争给予投资者最好的回报。我们认为这比讨论改变估价方法更重要。改变估价方法既不能改善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水平,也不能提高现金流,它最多不过是向市场编一些更好听的故事,而企业自身的问题依旧摆在那里。

  市场是最聪明的,如果在股票价格触底前,企业不断发表过于乐观的预期,反而会失去投资者的信任

  记者:次贷危机中由于对手风险陡增,包括金融机构在内的企业之间与邻为壑,同业拆借停滞,从而加剧了市场的流动性困难。提高会计报告的透明度能否降低交易对手风险从而促进市场参与各方的相互信任?

  麦雅理: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一个好的、透明度很高的会计报告肯定能降低交易对手风险。我认为现在应当开诚布公地披露企业的困境,同时对市场阐释企业新的经营方向、新的管理组织架构以及未来企业价值的提升。仅仅靠不停地发布过于乐观的预期是难以维持投资者信心的,市场情况也不可能根本改善。市场是最聪明的,根据当前的全球经济环境,市场普遍预期严冬还没有到来。如果在股票价格触底前,企业不断发表过于乐观的预期,反而会失去投资者的信任。

  所有企业都是由人来经营管理的,而人与人之间需要信心和信任。面对当前的环境,公司总裁们可以公开探讨经济衰退,也不必回避企业的困境。不论企业的状况如何,谁讲真话,谁的业绩透明,市场就对谁恢复信心。透明的会计报告就是在为企业讲真话。遗憾的是,许多公司至今仍在试图通过盲目的乐观预期来提升股价,这是一种画饼充饥的做法,是不可持续的。

  此次危机表明,作为一个社会整体,我们的过度扩张已背离了基本商业原则,承担了不必要的风险,所以,会计专业人员的当务之急是帮助每个企业回归现实

  记者:作为一名会计专家,您能否从专业的角度谈谈此次金融危机的主要教训?

  麦雅理:会计准则的主要作用是指导会计人员如何能最好地报告经济决策和活动、分析经济资源使用和衡量业绩。在过去几年里,企业发展取得了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经历过的成就。企业连年持续增长,在这种大好形势下,一些好的做法——比如谨慎的投资决策——逐渐被抛诸脑后,纪律执行也没有以前严格了。事实上,我观察到这样一个现象,每隔15~20年,人类就可能犯一次较大的错误。

  在今天这样危机重重的市场中,所有专业,包括会计、法律、金融、经济等,都应审视本专业的原则和做法,结合危机从不同的角度总结相应的教训。作为会计专业人士,我们应重点核查企业内部组织架构,在公司创立比较好的道德环境、公司治理和公司运作的原则。因此,每个企业目前财务管理的重点是审视公司治理结构和经营管理流程,增强企业交易透明度,确立新的风险管理原则,使各项业务的基本面更加明朗。此次危机表明,作为一个社会整体,我们的过度扩张已背离了基本商业原则,承担了不必要的风险,所以,会计专业人员的当务之急是帮助每个企业回到现实。

  此外,许多金融机构的权力滥用和权力错位也是导致本次危机的重要原因,这在美国的金融体系中尤其明显。许多我们认为根本不可能倒闭的跨国企业,就因为权力滥用和权力错位所导致的管理不善而轰然倒塌。通常,任何拥有良好管理机制和治理结构的企业是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的。企业绝对是出现了致命的决策错误以及承担了不必要的风险才会如此顷刻崩溃。

  面对当前全球经济的困难局面,会计师行业仍然大有作为。首先,我们应当继续向公司和政府提供支持,让企业公司治理框架得到完善。在当前情况下,投资决策十分困难,短期出现亏损的可能性比较大,但是只要坚持,未来还是有希望的。其次,要进一步加强各国的沟通,建立国际统一的会计准则和执业标准。第三,企业要转变思维方式,在经营中做到风险可控,并建立起稳健的风险控制体系。第四,会计师行业必须树立牢固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当前的困难促使我们更加理性地审视一切,这有利于我们明晰商道,总结得失,改进管理。这次危机给我们的最大教训是,在下一轮市场拓展中,我们必须虚心面对成功,善于把握机遇,勇于迎接挑战。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