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房地产业振兴规划已提交国务院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11日 10:11  扬子晚报

  3月或出结果,提振信心,专家预计下半年楼市复苏

  2月9日,记者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住宅产业商会获悉,房地产行业据其预测将在2009年的下半年全面复苏。在这种背景下,继汽车等九大产业的振兴规划确定之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也上报了房地产业长期发展规划,等待国务院的批准通过。不过,昨晚有最新消息说,建设部否认有振兴规划一说。

  -振兴规划已提交国务院 专家认为下月有结果

  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住宅产业商会会长聂梅生在接受采访时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已向国务院提交了房地产业振兴规划方案。“不管是从企业来说,还是从政府和消费者来说,都希望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有一个新的发展。这个事情是确定的,但最后以“长期规划”出现,还是以“振兴规划”出现,是形式问题,并不重要。”

  记者了解到,这个规划的总体原则已定,主要是要以长期发展的思路与策略,改变目前房地产行业只有“短期调控”而无“长期发展”的单一现状。在这份方案中,将包括金融产品创新、融资、信贷支持、商业地产选址规划等一系列支持性政策内容。

  聂梅生表示,房地产业振兴规划会在人大之前出台或人大会上表决,3月份肯定会有结果。“振兴规划的方案是由政府相关部门起草的,由企业和社团共同参与,但主导者仍是政府部门。应该能够通过。我认为房地产业好转会在下半年。”

  -房地产能否良性发展 最终靠房企自身经营

  在房地产振兴规划消息传出之前,就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房地产市场无需振兴计划。去年年底,深圳万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石曾经提到,房地产市场的问题根本上就是要形成有效的公平的房地产市场秩序,而不是政府各种各样的救市。

  对于即将出台的房地产振兴规划,泛海建设董秘陈家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房地产业是一个自主产业,国家出台政策扶持固然很好,但最终是否能够良性发展,依靠的仍是企业自身的经营。

  -日本楼市泡沫教训 谨防在扩内需时重演

  专家指出,前几年房地产泡沫产生,在房地产行业的拯救过程中应该吸取国内外的历史经验。

  上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房市步入明显的调整迹象。在楼市自身的调整动能已经非常强烈的情况下,日本政府担心房地产泡沫破灭给经济发展带来危害,便出台措施,试图阻止泡沫的破灭,但最终没有能够拯救楼市,反而延长了楼市的调整期,使得楼市进入了更加痛苦的深幅调整——被经济学界称为“失去的10年”。

  早在两年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黄皮书就曾指出,“虽然中日的国情不同,但是以增大房地产泡沫为代价来扩大内需的教训不应在我国重演。” 据证券日报

  今年炒房产股首选小盘

  房地产振兴计划对该行业上市公司无疑是一大利好,但这个利好可能要等到今年底、明年初,才能真正体现在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的业绩提高上。专家认为,今年投资房地产行业股票,应首先关注上市公司盘子大小,以及销售业绩和市盈率等数据。

  富国基金策略分析师张宏波告诉记者,国家制定房地产振兴计划对该行业上市公司是利好,房地产行业继续下调的空间有限。但是房地产行业周期比较长,受上游原材料价格的影响也比较大,去年10月、11月房地产行业数据之所以很差,主要是因为企业在上半年钢材、水泥等处在高位时买了不少库存,后来房价开始下跌企业无法消化这些高价原材料,造成行业整体陷入困境。因此,即使中央出台房地产行业振兴计划,这个市场也要到今年底才能恢复。

  张宏波认为,这段时间几乎所有行业股票都在上涨,房地产行业股票也不例外,但从资金流入量的统计看,流入房地产行业的资金并不是很多,这表明资金对该行业股票的青睐并不明显。由于央行的不断降息,迫使很多资金从银行流向了股市,推高股价,是股市近期上涨的主因。 陈春林

  振兴规划提振房地产“信心”

  专家预计下半年楼市全面复苏

  房地产振兴规划提交国务院的消息出台后,记者昨日在采访中听到最多的一个词便是“提振信心”,在开发商的眼里,这比减免税费更为行之有效。

  -市场反应:

  应该多建廉租房

  仁恒投资南京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厉方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他已经看到了房地产振兴规划提交国务院的消息,还与公司同仁讨论了这一话题。“从温总理几天前访欧的一些言论和国内的实际情况来看,无论是汽车行业的振兴规划,还是房地产行业的振兴规划,都侧重于拉动内需。”厉方宏表示,房地产行业的支柱性地位近期又被明确提出,表明政府也打算借助房地产行业的复苏,解决建筑业、农民工等突出问题。“房地产行业吸纳的农民工数量最多,盘活房地产是拉动GDP不可忽视的重要角色,因此行业振兴规划的早日通过并实施,不仅增强了百姓的信心,也是业界乐见的好事。”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相关专题:

    全面拯救楼市方案出台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