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文化输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坐标系(2)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04日 14:06  《中关村》

  1564年出生的威廉.莎士比亚,长大后来到了首都伦敦。和那些因为圈地运动而乡进城务工的老乡们不同,莎氏在剧院门前看了十年马车。凭借天资、积累和艺术熏陶,他不仅成为名躁一时的演员、导演和编剧,而且其笔下的36部作品,无一例外地都成为了世界一流名著。

  这个绝无仅有的例子,是只有在英国才会产生的奇迹。

  将文化创意与经济发展接驳,是产生这奇迹的原因。在世界文化史上,能够在16世纪的时候就单靠文艺创作摆脱贫困进而大发横财衣锦还乡的人,非莎翁莫属。

  在莎士比亚时代,资本主义原始积累风起云涌,波澜壮阔。城市的兴起,带来剧场的繁荣,为创作提供了难得的空间。从这一点上看,梅兰芳比较起来就显得有些生不逢时了。不,所有中国的文化工作者远到屈原、李、杜、汤显祖、鲁迅、徐悲鸿……,有谁赶上了好时候?

  众所周知,莎士比亚的创作周期非常短,创作条件不好,只是为了维持一个不景气的剧院而拼命赶写、排、演,最后竟然获得了空前的票房。

  对历史和现实题材进行改造,迎合观众新时期的审美倾向,创作中强调戏剧原理和艺术规律,这是莎剧成功的关键。

  从莎士比亚到蒸汽机再到莎士比亚,这是一个400多年的轮回,英国人始终紧紧抓住的,是要将文化创意做成——产业。

  当中国人至今还在争论“票房”问题的时候,当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传统名言警句例如“穷且益坚…”、“破帽遮颜…”仍然不绝于耳的时候,谁还再肯定:我们中国人经济上的落后,但文化先进?

  植根于农业社会主义文明之上的灿烂的传统中国文化,一定是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但是,所谓国家创新,所谓民族振兴,如果没有文化创新——观念更新、思想维新、艺术(形式与内容)的创新,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改革开放!

  文化,必须创意;没有创意就是非文化。

  文化创意,必须产业化;没有效益,不能创造价值,没有投入产出比,就不是好文化。

  如今,当我们在英国伦敦附近的艾汶河畔观赏莎士比亚用稿费购买的故居时,一大批不比莎翁逊色几分的中国作家浮现在脑海,只可惜最后剩下一个词:穷酸。

  汉语VS中国武术:中国文化如何创意?

  孔子学院的兴起,应该看做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好兆头。但是,汉语能否取代英语称为通用的世界语?答案是否定的。

  “日不落的帝国”当年迅速国际化的原因,特别是英国殖民主义文化以生死时速在全世界的蔓延,一是英语的普及,二是莎士比亚作品的推广。比枪炮更有力的,是文化侵略。诚如马克思所说:“这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演出了历史的新场面。一些人用刀枪,另一些人用笔……”

  经济振兴与文化创意,结合得越紧的地方,就越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最明显的时候。14—16世纪欧洲大陆上掀起的文艺复兴运动,为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吹响了战斗的号角。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奏。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