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外资进军农业:中国企业如何应对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22日 03:01  金融时报

  记者 王妍

  仅在刚刚过去的2008年,外资在国内进行农业投资的大事件就比比皆是。例如,2008年6月,蓝山中国资本携同凯鹏华盈(KPCB)中国基金宣布完成对生物农药企业江西天人生态工业有限责任公司3000万美元投资。资料显示,该公司是目前中国最大的白僵菌农药生产商。7月,澳洲纽发姆公司与软银赛富投资基金共同投资四川富华通达农药科技有限公司3000万美元。8月,市场传出“丰益国际斥资30亿美元收购东北大豆”的消息。9月,美国艾格菲集团发布公告称,将收购中国的4家养猪场,加上此前在福建等地收购的26家养猪场,目前艾格菲已经掌握了30个规模型养猪场。

  有分析人士指出,农业一贯被作为抗通胀、抗景气度的“避风港”,特别是在2008年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国际各金融市场风险凸显的情况下,国际资本开始将目光向中国的农业产业链聚焦。“无论是养猪还是收购大豆,可以发现,国际资本重点关注的都是产业链条较深、利润较厚的农业基础产业链。”国际投资大师罗杰斯的话语言犹在耳,“在中国最有投资价值的就是农产品。”

  不过,就外资对我国农业产业链条日渐浓厚的兴趣而言,已有业内人士提出了自己的担忧,认为政府有必要加快制定农业产业安全的防范政策,谨防国际资本对农业基础产业链及其价格的操控,更要预防国际资本在高位获利后骤然撤退所可能带来的对粮食安全问题的消极影响。事实上,有关方面对此也已有所警示。1月4日,海关总署统计司发出预警,称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粮食领域的控制力在加强,在预警报告中,有关撰稿人指出,丰益国际斥巨资进驻东北,企图垄断国内非转基因大豆市场,这是当前我国在粮食生产和出口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当前的现实是,我国的农业产业确实存在着小而散、缺乏核心企业、流通环节薄弱等一系列问题,此外,由于农业相关产业的集中度不高,所以也不能对外资进入实行有效的监管。在此背景下,专家指出,面对一个日益开放的市场环境,我国除了以体内循环、政策调控的方式解决粮食安全等问题外,还需要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进规模化生产,集中优势的资金和人才进入农业产业领域,加大对农业关键技术的开发等。

  具体而言,要做大做强我们自己的农业企业,首先要加强对相关企业的金融支持。有学者指出,金融机构应加强信贷产品创新,为企业并购提供过桥贷款。企业应完善公司治理,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强化企业内控,提高管理水平,与金融机构建立良好的互利关系。此外,各类中小企业还可以充分利用资产重组快速壮大企业规模,通过引入风险投资、战略投资等直接融资的方式引入企业发展资金。

  其次,我国农业企业还应该借力资本市场,调动资本的力量,打造有特色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现实中,管理层对此已经表示出了政策倾向。日前,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在提出“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增强资本市场服务国民经济的能力”的时候就曾经特别强调,将会加大对“三农”、自主创新、节能减排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

  第三,要充分利用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业内人士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期货市场品种的不断丰富、市场流动性的不断增强和市场参与者的不断增加,我国期货市场形成的价格信息与现货市场、国际市场的关联度正不断增强,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市场的供求状况和预期,对于生产者和经营者有较强的指导性,在优化市场资源配置结构,提高生产经营效率方面作用明显。例如,在农产品生产销售中,大豆、小麦、玉米、橡胶、棉花等期货价格也已经成为东北、华北、云南等地农民以及农业产业组织安排农业生产、调整种植结构、确定销售计划、锁定预期利润的重要依据。未来,随着稻米、生猪等更多期货品种的上市,国内农业企业可望获得更为全面的信息支持。

    相关专题:

    党中央国务院2009年农业工作意见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