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事不怕晚!中国人办喜事都喜欢挑一个吉利的日子,据说这样可以预示将来一切都会顺心如意。2009年1月16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在经历了多年长期曲折的股改历程后,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终于在这里正式揭开了“盖头”。
艰难的改革之路
作为改革开放初期最先恢复成立的国有银行,在股份制改造的必经之路上却是最后一家挂牌,农行旷日持久的股改之路,真可谓一波三折。
1979年,为配合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中国农业银行恢复成立,成为中国金融改革的先导。当时农行的定位是专业银行,统一管理支农资金,集中办理农村信贷,领导农村信用合作社。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农行全部贷款中的98%都集中投向了我国农村。受我国农村落后的生产力所困,这一时期,农行积累了大量的不良资产。
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农行开始全面向国有商业银行转轨。自1994年至2005年,农行先后经历了农发行分设、与农信社脱钩、剥离不良资产等。在商业化进程中,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农行也曾认真考虑过撤离一些农村领域,2006年前,农行县一级网点一度曾大幅收缩。
由于经营管理不善,行政干预严重,5年前,国有商业银行实际上已处于技术性破产境地。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推向市场,实现真正的商业化经营成为中国金融改革的重中之重。与其他三家国有银行一样,农行也满怀期待地在2004年上报了股改方案,但数易其稿都未获有关方面的通过。由于历史包袱重,经营基础弱,又涉及国家所注重的农村经济政策,因此,农行的股改过程注定是一场名符其实的攻坚之战。
2007年,“十六字方针”出台后,农行回归“三农”,在短短的两年时间内就完成了内部治理大刀阔斧的改革。经过多项试点后,在支持“三农”方面也初步摸索出了一些经验,商业化改革也交出了一份合格的成绩单。
农行股改从慢到快向前推进与政府下定决心把农行的股改与解决“三农”问题结合起来的大背景密不可分。十七届三中全会对新一轮的农村改革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农行改革被视为其中的重要一部分。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县域市场逐步成为广阔的蓝海,农村市场前景广阔。这将为农行服务“三农”和商业运作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据了解,农行目前已制定了“三农”和县域市场蓝海战略,计划用3至5年的时间,成功探索出“三农”业务发展的有效模式,使“三农”经营管理体系高效运作,用10年左右的时间,将“三农”发展成为全行的支柱业务之一。
解决历史性难题
毫无疑问,成立股份公司后,农行仍将坚持面向“三农”的市场定位。为达到服务“三农”和自身盈利方面的平衡,农行在股份公司治理架构上进行了相应地安排,在董事会下面设立了“三农”金融发展委员会,在管理层设立了一个“三农”金融服务推进委员会。
面向“三农”开展业务,正是农行股改的最大亮点。但是,对于农行未来的投资者而言,最关心的还是莫过于上市后的农行在经营上能否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和服务“三农”的完美结合。而这曾一度也被认为是农行股改的最大难点。
历史地看,从诞生那天开始,农行的业务就一直未完全脱离过农村领域。“三农”业务的弱质性,曾经给农行戴上过无数沉重的历史包袱和发展桎梏。2007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确定农行股改总体方向后,为股改后的农行在“三农”领域指出了一条稳定的、可复制的、可持续发展的商业发展模式。为此,农行制定了服务“三农”总体实施方案,并开始在微观层面上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
自2007年开始,农行在全国8个省市进行了服务“三农”试点,初步找到了农村地区的有效盈利模式。据了解,从短期看,农行服务“三农”试点行的新增贷款质量良好,所有试点地区投放贷款的不良率仅为0.27%。因此,从去年10月份开始,服务“三农”试点又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复制推开。在农行服务“三农”的尝试中,具有小额信贷功能的金穗惠农卡发挥着重要作用。农行针对“三农”客户开发的这种创新产品将多种功能打包,为农户同时提供储蓄、贷款、理财、汇兑等多种服务。此外,农行还积极探索投资组建各类农村金融机构,在内蒙古和湖北开办了两家村镇银行,将业务触角渗透到农行网点触及不到的县域以下。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