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养老金转移难可能将成历史(2)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08日 10:55  南方新闻网

  而每一个程序,都意味着有巨大的工作量,相关制度尚需建立。其中包括“金保工程(全国劳动保障信息系统)”自2002年启动,由于投入不足等因素,尚未实现全国联网。

  有消息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正在酝酿的方案,可能支持个人账户和统筹账户“双转移”,实现“钱随人走”。

  不过唐钧认为,统筹账户不太可能全部转移,其中肯定必须考虑地方的既得利益,他建议可“二八分”,以弥补输入地的征收成本。

  此外,空账问题也可能影响养老金的转移。为了支付当期养老金,除了统筹基金外,许多地方连个人账户也被挪用。“有些地方可能没钱了,这就需要中央转移支付来调剂。”杨燕绥说。

  从过渡措施到理想目标还有多远?

  按照国务院的时间表,中国将于今年底完成省级统筹,2012年完成全国统筹——到那时,养老金转移问题就将成为历史。“这是遗留的难题,不是发展的难题。养老保险基金实现中央统筹后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可以自上而下调剂资金,不存在谁跟谁对接的关系。” 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杨燕绥说。

  杨燕绥认为,“分段计算,统一支付”是中国目前社会保险实行地方统筹(市级)政策的产物,如果以后实现中央统筹基金支付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储蓄个人养老金,两个账户养老金支付不混合,就不存在续接关系和转移资金问题,所以这是过渡措施。但是,对过去已经参保的制度“中人”和“老人”,还需要这个措施来保护他们的权益,这是现行制度遗留的问题。

  以往无论是机关、事业单位或是企业,职工的保险均由财政承担、财政支付,个人不缴纳任何费用。1997年,中国建立了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部分积累制,在这一制度模式设计中,现收现付的社会统筹具有再分配功能,基金积累的个人账户具有储蓄功能。

  由于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由地方自发开始做起,至2007年底,全国17个省市实现了省级统筹,其他地方——包括流动人口最多的广东省,仍在实行县市级统筹。

  而所谓“全国统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法规司副司长芮立新做客新华网时解释:“我们要做到全国统筹,那就得全国是一个单一的计划,在960万平方公里上,每个单位和个人缴费都是在一个基金篮子里,全国可以调剂使用的。”

  “如果实现了全国统筹以后,个人账户由地方管理,统筹养老金由中央管理,转移难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转移流动,个人账户基金随本人转移,个人账户养老金由退休地来发放,统筹养老金由上面统一发放。”在二审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张柏林说。他曾任中组部副部长、人事部部长,现为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全国统筹”更要保证政策与标准的一致性,比如缴费的基数,计发的办法。在目前中央与地方“分灶吃饭”的财税体制下,实行全国统筹的难度并不小。杨燕绥认为。

  中国的养老金制度至今尚未定型。杨燕绥认为理想化的制度,应该是“社会统筹国民化,个人统筹全民化”:“中央统筹,应该向所有老人支付最低养老金,不分贫富、不分城乡、不分身份,保障全体老人衣食无忧(不包括医疗和住房);个人账户全民化,发动全体人员一生择时酌情储蓄养老金,包括强制储蓄、各类职业年金,进个人账户都是养老金,锁定到老年后分期使用,走哪带哪。全球养老金制度改革趋势都是这样的。”“这个制度安排最简单、最公平;关键是管理个人账户需要有效的机制,对政府治理能力是个挑战。”杨燕绥说。

  文章来源:南方周末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