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成都房地产市场逐月回暖(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30日 13:22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调控措施得力

  市场保持相对平稳

  今年以来,我市房地产市场先后受到地震、国际金融危机等外部因素影响,但在市委市政府采取针对性措施合理调控下,总体走势相对较为平稳,波动不大。据统计,今年前11个月商品房销售额虽然比去年同期要低,但仍高于2006年,处于迄今为止的历史第二高位。

  “虽然地震给我市的房地产市场带来了一定影响,但是震后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无疑给市场的稳定吃上了定心丸!”相关负责人表示,地震发生后我市及时出台的《关于促进房地产业恢复发展扶持居民安居置业的意见》,体现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生、恢复经济发展的决心,增强了市场信心,减缓了地震冲击,保持了成交量和价格的相对平稳,避免了市场的大幅下滑。震后的6-9月,全市商品房月均成交量为116万平方米,与震前的1—4月基本持平;而第三季度全市商品住房成交面积比一、二季度平均还高出5%。

  当国际金融风暴进一步加深并日渐影响我国实体经济时,我市又制定了《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改善居民居住条件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促进了近期成交量的明显回升。

  首次置业占主导

  中小户型受欢迎

  相关负责人分析说,从购房者的年龄来看,国家政策鼓励的首次置业人群购房面积近期逐月上升,已占据市场最大份额。11月,20—30岁年轻人在中心城区购买商品住宅17万平方米,比10月份增长17.7%,购房面积占比为35.3%。而从购房的类型来分析,中小户型最受首次置业者欢迎。据统计,1—11月,中心城区90平方米以下商品住房累计成交36004套、276万平方米,分别占总成交量的63.6%、51.6%,较去年同期分别上升15.6和15.9个百分点。其中80—90平方米户型成交20522套、178万平方米,分别占总成交量的36.3%、33.3%,市场份额远高出其他户型。

  “不仅如此,外地人的购房信心也在逐渐恢复。”相关负责人表示,受政策鼓励,近期外地人尤其是省内其他市、州人员在我市中心城区购买商品住房的信心明显增强,购房占比不断提高。据统计,从8月份的34%左右逐步攀升到11月份的41%左右,已恢复去年水平。其中,本省其他市、州人员购买比例从8月份的22.5%升至11月的29.6%,3个月回升7.1百分点。

  另外,自市场步入周期性调整以来,我市大多数房地产开发企业,理性调整销售价格,加大促销力度,迎合市场需求,保持了市场交易的连续性。全市商品住房成交均价11月份已回调至4357元/平方米,其中中心城区商品住房成交均价11月份已回调至5297元/平方米。房价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均已进行了较为充分的调整,逐渐接近消费者的预期,近期环比降幅已逐渐减小。

  本报记者 李凌翌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