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国开行从商后记:身后空白谁来补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7日 08:35  经济观察报

  胡蓉萍

  12月16日,我国政策性银行改革的头号主角登场,国家开发银行(以下简称“国开行”)在其沿用了14年的名称后面,加上了“股份有限公司”的字样,正式“变脸”为商业银行。

  国开行转身为商业银行,身后留下的市场空白及诸多隐忧,给2009年的我国金融改革留下了不小的悬念。

  “纯粹”商业银行之忧

  “如果将国开行转变为纯粹的商业银行,将使政策性的开发性金融机构留下一个很大的空白。”辽宁大学国际金融所白钦先教授称,中国是一个转型国家,工业化、城市化需要很长的过程,需要具有中长期特色的金融机构提供专门的服务,支持基础设施领域的建设和发展。

  无独有偶。美国当选总统奥巴马最近公布的经济计划提出,要成立一家专门银行投资国内基础设施,在10年内投资600亿美元。

  毫无疑问,我国基础设施的水平无法与美国相提并论。作为我国基础设施领域的主力银行,国开行此时淡出政策性银行,转身为商业银行,身后会留下怎样的空白?

  11月中旬,国务院出台了“扩内需、保增长”的十条措施,提出要大力支持六大重点领域和地震灾区灾后重建。细心的人士发现,这些被业内称为“6+1”的领域,与国开行近年来的业务领域基本重合。国开行年报显示,截至2007年末,国开行贷款余额2.26万亿元,其中98.6%投向了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领域。

  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是我国此轮扩大内需的着眼点。今后两年需要新增投资4万亿元。如此巨资,从何而来?

  财政资金一马当先。据专家分析,4万亿元投资中,中央和地方财政将出三分之一,企业和社会投资大约也占三分之一。近年来我国财政实力日益增强,财政投资力度不断加大,但眼前的情况却有些急转直下。

  有数据显示,受政策性减税、经济增长趋缓等因素影响,从2008年第三季度开始,我国财政收入增长趋缓,10月份下降0.3%,为12年来首次负增长,刚过去的11月份更是加速下滑至3.1%。加之财政资金固有的杠杆率低等特点,中央和地方两级财政在扩大内需中已难以做到游刃有余。

  由此可见,银行信贷至少要承担4万亿元投资中剩下的1/3,大约1.3万亿元。

  银行“慎贷”有苦衷

  中央扩大内需政策出台后,各大商业银行总行纷纷表示,要加大对扩内需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

  “但在运行中可以看到,各家银行和金融机构对这些事项的政治表态和它们的运行机制之间,明显地成为‘两张皮’。”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表示。

  从12月15日央行公布的数据来看,11月份,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9.57万亿元,比10月份减少了2600亿元,甚至比9月份也减少了800亿元。

  一家国有上市商业银行的高层人士告诉记者,2008年下半年经济拐点出现后,虽然中央有扩大内需的政策要求,但是他所在的银行是上市公司,要讲股东回报、业绩,所以在政策调控和商业利益之间的平衡点很难把握。

  他认为,在目前我国信用制度缺失的情况下,基础设施等中长期领域以及灾后重建、“三农”等民生领域的项目,大多具有投资期长、盈利低、风险大的特点,商业银行虽有为国分忧之心,但很多时候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相反,周期短、风险低、收益好的项目,更容易受到上市商业银行的青睐。

  不容回避的现实是,目前各地配合扩内需政策而上马的各类项目,以政策性项目为主。这些在融资上“吃力不讨好”的项目,自然得不到商业银行的呼应。

  铁路建设即为一例。按铁道部的说法,为拉动内需,从现在起到2020年,我国将新建约4万公里铁路,投资总规模将突破5万亿元。一些地方政府也规划了大规模的铁路投资计划。面对各地的铁路投资热情,商业银行则有自己的考虑。

  一家国有商业银行的高层人士认为,现在我国一些铁路本来运输能力就“吃不饱”,再一下子新增这么多铁路,运输能力更要摊薄,盈利前景不容乐观。他表示,商业银行通常是不会给这样的铁路贷款的,即使有地方财政的支持,但也都是一次性的支持,未来的还款能力主要还是依靠项目本身的现金流。

  尴尬的背后,是政策性金融机构在宏观调控中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摆在眼前:政策性银行商业化后,政策性业务怎么办?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来源:经济观察网

    新浪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