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碳货币体系势不可挡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6日 23:15  《环球财经》杂志

  碳交易的兴起和与之相关低碳能源的巨大市场前景,将成为助推货币多元化格局的绝好契机

  □ 管清友 王颖/文

  2008年11月15日,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齐聚华盛顿,商讨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问题,改革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成为与会者最为关注的命题。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矛盾,的确不得不引起全世界的高度警惕,如何从根本上化解美元本位制的缺陷,也成为全球经济学家最为“费思量”的话题。

  实际上,一国货币成为国际货币乃至关键货币,往往伴随着该国成为国际贸易中心和金融中心的过程。其中,特别值得强调的是,在国际贸易活动和金融实践中,一国经济活动与能源贸易的结合度是决定该国货币地位的重要因素,包括向世界范围的能源出口或者控制全球范围内最重要能源供给的能力,以及该国是否拥有该能源的国际定价权等。

  能源绑定助推器

  由此,能源绑定往往成为国家崛起和本国货币充当国际货币的助推剂。比如,英国在成长为世界霸权国家的历史时期,就一直是煤炭出口国。美国成长为霸权国家的历史时期,正是世界能源图景中的“墨西哥湾时代”。尽管美国今天早已不是世界主要石油出口国,但美国保持了对世界油源的强力控制。

  首先,20世纪70年代,美国与沙特达成的“不可动摇协议”,将美元确立为石油唯一计价货币。美元约等于石油成为世界共识,任何想进行石油交易的国家不得不把美元作为储备。目前欧佩克(OPEC)一篮子平均价所监督的七种原油就以美元作为交易计价货币,几乎包括了世界上最重要的石油现货交易市场。

  再者,世界前两大石油期货市场的纽约商品交易所、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都以美元作为计价和结算货币单位。从而保证了美国对石油大宗商品的国际定价权。近年来尽管美元不断下跌,伊朗改用欧元计价,俄罗斯成立卢布计价的石油交易所,但在全球石油贸易中可谓微乎其微。

  正是借助二战时期对盟国石油输出崛起乃至延续至今对中东油源的强力控制,以及掌握国际石油期货市场的定价权,美元得以持续垄断大宗石油贸易交易媒介地位,并以此巩固牙买加体系下国际货币格局的美元本位制。

  “煤炭-英镑”和“石油-美元”的崛起展示了一条简单而明晰的关键货币地位演化之路。一国货币要成为国际货币甚至关键货币,往往从计价和结算货币开始。

  循此规律,不难发现,在低碳经济成为各国经济增长目标模式的未来,新的能源崛起将超越以往的单一能源主导的旧模式,而代之以一系列以低碳为特征的新能源组合,和新能源利用模式的协同崛起。新的能源贸易——碳信用交易,正是联结新能源组合和新能源利用模式的核心。

  我们不妨作出大胆设想,在未来货币格局演变中,与碳交易标的的捆绑程度,将成为国别货币甚至关键货币的重要条件,而捆绑的起点仍是标价权,姑且将之称作“碳交易标的—关键货币”霸权。

  碳货币势不可挡

  2005年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后,全球碳交易市场出现了爆炸式的增长。2007年碳交易量从2006年的16亿吨跃升到27亿吨,上升68.75%。成交额的增长更为迅速。2007年全球碳交易市场价值达400亿欧元,比2006年的220亿欧元上升了81.8%,2008年上半年全球碳交易市场总值甚至就与2007年全年持平。据碳点公司预测,2008年全年的二氧化碳交易量将达到42亿吨,比2007年增长56%。以碳交易价15欧元/吨计算的话,交易额相当于630亿欧元。

  经过几年的发展,碳交易市场已渐趋成熟,参与国地理范围不断扩展、市场结构向多层次深化和财务复杂度也不可同日而语。甚至在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性衰退和金融危机的情况下,全球碳交易市场依然保持强劲增势。

  2008年是京都议定书第一阶段(2008~2012年)的开启年,不少国家开始履行减排承诺,欧盟排放计划第二阶段也与此重合,未来5年将是全球碳交易市场真正蓬勃发展的开端。据联合国和世界银行预测,全球碳交易在2008~2012年间,市场规模每年可达600亿美元,2012年全球碳交易市场容量为1500亿美元,有望超过石油市场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前景可观。如果我们把眼光放得更远一些,2012年后的国际碳交易体系也值得期待。

  2007年底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巴厘岛峰会上,所有UNFCCC成员国,包括美国都同意开启后京都协议谈判,旨在2009年的哥本哈根会议上签署协议,尽管最终能否达成一致存在不确定性,但是潜在的积极因素已经极大地激发了全球统一碳交易市场建立的可能。

  在低碳排放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边界约定时,碳信用额度内涵价值日益凸显,碳交易成为世界最大宗商品势不可挡,而碳交易标的的标价货币绑定权,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货币职能将对打破单边美元霸权促使国际货币格局多元化产生影响。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