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财经 > 国内财经 > 中国行动应对经济下滑风险 > 正文
迎难而上,坚持创新
推动银行业科学发展
刘明康
(2008年12月13日)
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
早上好!
即将过去的2008年,是世界经济金融史上波澜迭起的一年。由美国次贷危机演变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向纵深发展,影响了实体经济,进而又将反过来影响已经灾难深重的全球金融。目前,全球经济增长已经大幅度减速,很多经济体已经进入衰退,我国经济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1年多以前,大家还常常争论中国经济能不能和世界经济反其道而行之,我当时讲这只是一个神话,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从来不会有置身事外而独善其身的故事。在这样一个非常关键的时刻,一年一度的《财经》论坛,为我们总结经验教训,展望未来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今天,我主要讲四个问题:
一、国际金融市场持续动荡,实体经济全面下滑,且还有进一步下滑的趋势
当前,国际经济金融形势中既有“近忧”,亦有“远虑”。从近忧上来看,国际金融市场的“信心”和“信任”还远远没有恢复,市场的流动性仍然是非常紧张。金融市场的动荡和波动还未结束,全球股市、汇市、债市和商品市场持续大幅度波动。究其原因,在于金融机构的损失尚未完全暴露。例如,衍生产品的交易和衍生产品的估值,是非常困难的。即使到现在,有框架协议下支持的交易,还必须每个月向交易对手支付亏损的抵押品价值,盯市价格跟着市场波动,其损失的不确定性仍然很大。这就造成举债、募股、拆借的困难。
在应对金融危机方面,仅仅是政府的注资和控制是没有用的,这是违反科学规律的。比如1998年,中国在没有彻底剥离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情况下,向其注资2700亿资本金,到1999年剥离不良贷款的时候注入的资金已经如泥牛入海。所以,注资和不良资产剥离应该同时进行,否则,就会导致金融机构继续暴露其损失。目前,欧美政府的救市计划已高达数万亿美元,我估计,损失可能要到3万亿美元,所以大家可以想象还有多少的路要走。
从远虑上来讲,随着金融泡沫的破裂,这次长期高杠杆运作的苦果使政府和监管者长了记性,但随之而来的去杠杆化将给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带来严峻的挑战。这次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教训,就是要控制杠杆率,使得金融机构可以更稳健的运行。金融机构科学的杠杆率就是十几倍,不可能更高。但像雷曼兄弟倒闭的时候,账上有30倍的杠杆率,表外还有20倍的杠杆率。所以危机爆发后,所有市场上的行动和监管者的行动造成了一个去杠杆化过程。去杠杆化会给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带来一个长期的、痛苦的收缩过程。所以,把过去金融机构赖以投机为生的高杠杆率、高风险、高回报的经营模式进行改变,这是我们即将要经历和正在经历的一个漫长和痛苦的过程。因此,这次经济的恢复,不可能是一个“V”字型的,乐观一点估计,也是一个漫长的“U”字型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当中,金融的不景气,严重影响了实体经济不景气,实体经济不景气,进一步反过来影响了金融不景气和增大了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波罗的海干散货船运价格指数(BDI)就能反映国际经济的走势。今年,该指数已经从11800左右,跌到600多点。一吨货物从上海港运到美国的西海岸,原来是54美金,现在9美元、8美元。我们刚看了澳大利亚总理的讲话,从澳大利亚把一吨矿石运到上海港,过去是30多美金一吨,现在3美金。甚至集装箱可以不要运费,只要是老客户,就可以给你运。即便如此,全世界仍有上百条万吨轮抛锚在海外,没有办法运作。
同时,新兴经济体的风险也在快速上升,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和外部经济的增速放缓,最终会通过外需的减弱、国际资本的流出、市场预期的变化等等的渠道,影响新兴经济体。所以,最近韩国出现的经济动荡、墨西哥、匈牙利、白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国家,向世行寻求经济的援助,标志着一些国家和地区正在面临私人信用风险向国家信用风险的转化。更糟糕的是还有一些新兴经济体通货膨胀率仍然很高,完全进入了一个滞胀的阶段。
二、国内经济形势不容乐观,银行业运行面临严峻挑战
其一,通货膨胀转向通货紧缩的可能性在增加。下半年以来,部分重要宏观指标出现了较快回调。一是CPI、PPI加快回落。CPI同比涨幅在2月份达到1996年以来的高点(8.7%),加上冰雪灾害等因素,形势紧张。但在这以后CPI逐月回落,下半年以来受到外部的冲击,外需的减少影响了内部的变化,CPI回落得更快。6月CPI已经从8.7%的高位,跌到了7.1%,11月进一步下跌到2.4%。而PPI的跌幅更快,从9月9.1%下降到11月2.0%,2个月下落了7个百分点。根据经济规律,在经济上升的时候,CPI较PPI增速较高,所以我们在最近2年中,CPI上升的时候,PPI还在蛇型浮动。但是,在经济不景气下行的时候,PPI的降速也较CPI快。而且,由于PPI的下行,会进一步拉低CPI。所以,我估计12月份CPI、PPI还会继续地大幅度的回落。二是工业生产加速下行。下半年以来,工业增加值增速连续回落,10月增速仅为8.2%,比上月下降3.2个百分点,与上年同期相比大幅回落9.7个百分点,创7年来新低,已接近亚洲金融危机以来通货紧缩时期的谷底(月度工业增长速度最低时曾于1998年4月达到7.2%)。预计11月份工业增加值可能更低。三是投资增幅回落。1-10月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增长3.2%,比上年同期下降23.3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24.6%,比上年同期回落6.8个百分点。四是外贸形势不容乐观。受全球经济减速、外需疲软的影响,进口和出口双双出现负增长。11月份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额为1899亿美元,同比下降9%,其中出口下降2.2%,比上年同期增幅回落25个百分点;进口下降17.9%,比上年同期增幅回落43个百分点。我国GDP对进出口依存度很高,2006年、2007年进出口总额都占整个GDP的70%左右,进出口大幅下降将无疑拉慢我国GDP增长。五是电力需求明显放缓。用电量是反应我们国家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最直接的指标之一。1-10月份,各月用电量增速持续下降,当月用电增长速度从今年3月14.4%的峰值下降到8月的5.4%,到10月份更是下降到-2.2%。预计11月份用电量下降幅度会更大。
其二,国内资产市场调整,资本流入转为资本流出的可能性在增大。70个大中城市房价自今年8月份以来持续环比负增长。截至11月末,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4.9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8.3%;全国商品房空置面积1.36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5.3%。同时,股票市场急剧回落。截至目前,上证综指以62%的跌幅居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首位,股市的融资功能受到严重影响。
随着国际金融动荡的不断加剧,对我国国内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也将进一步加重,银行业下一阶段面临的风险形势十分严峻,需要我们高度关注、未雨绸缪、积极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