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白岩松:政府投资是“药引子”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1日 00:11   央视《新闻1+1》

  主持人:

  还有一个问题,我不知道你怎么看,就是是不是只有维持在,比如“保8”或者“保9”,只有保持在相对高速的经济增长的背景下,人们才有更多的收入,人们才敢于花钱?

  白岩松:

  我觉得中国像一辆自行车,自行车的一个特点就是你必须不断地骑,你要不骑就倒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对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国家,而且是在三十年改革,我们依然有很多的事情要解决的情况下,你就必须让车保持一定的速度,自行车骑慢了是很难的,所以中国很像自行车。但是前提是,我们也有一个基础,不是说我们非要百分之十几,今年上半年我们还嫌自己太热,还要往下降,但是你注意到一点,每年的两会其实提的数字不高,每年两会提GDP数字不是7%就是8%,但是到年底百分之十几,说明政府心里明白,我必须7%和8%是一个底线,所以大家普遍也看待明年应该不会低于8%,如果低于7%就会演变成社会稳定问题,如果大量的人失业,然后社会矛盾激化等等,所以经济工作会议也谈到了稳定,所以我觉得的确有这样的一个道理,我们要保持一定的速度,否则自行车倒了,你我都是受害者,所有的人都是。

  主持人:

  您现在收看的是《新闻1+1》,今天我们关注的话题是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我们的节目稍后继续。

  主持人:

  我们马上连线中央电视台驻美国记者申家宁。

  申家宁,你好。

  申家宁(中央电视台驻美国记者):

  你好,董倩。

  主持人:

  首先你给我们介绍一下,就是美国当地对于这次中国进行的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他们关注的是什么?

  申家宁:

  首先,他们对此是十分关注的,那么我想这不仅因为是中国的经济自身在国际上的份量非常大,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大家普遍都有一个预期,他们认为最近中国政府出台的经济措施非常地多,他们也就关心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会有进一步的方案出台,当然他们也还有一些预测。董倩。

  主持人:

  你看,就比如说以美国的一些主流媒体为例,他们是怎么报道这次中国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

  申家宁:

  我想不仅仅是美国了,那么世界的媒体对它都是很关注的,你看像路透社的一篇报道就说,经济危机让中国向内看,他们认为中国的经济工作会议会再次强调扩大内需,包括减税、增加居民收入等等。那么当然他们也关注到了一点,就是中国政府强力启动内需,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但是对于教育和医疗等领域的投入却不大。他们还提到了一个数据,就是说在四万亿的刺激投入当中,教育和医疗只占了1%,对此他们认为可能和中国的发展阶段有关系,因为投入到机件上可能更容易,而投入到教育和医疗上可能不那么容易,而且可能会出现一些浪费的现象。那么与此相关,他们也就关心一点,认为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可能会在民生领域上的投入有一个大的动作,董倩。

  主持人:

  对于未来2009年中国经济会以什么样的方式、什么样的速度往前发展,当地媒体是怎么评价的?

  申家宁:

  那么对这个预测就很多,那么对于目前他们非常关心中国即将公布的11月份的经济发展数据,认为中国的经济可能是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下滑明显,但是从长期来看,他们却是持着一个相对乐观的态度。像美国的《商业周刊》就发表文章,题目叫做“中国经济希望的理由”,文中就预计中国经济明年第二季度就会开始反转,而对于中国经济在2009年的表现,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指出,这高度依赖于中国政府。世界银行昨天发表了一份2009年全球经济展望的报告,这里面预测,明年世界经济的增长率是0.9%,发展中国家是4.5%,而中国是7.5%,未来几年,中国将继续是带动本地区经济增长的关键力量,董倩。

  主持人:

  家宁,你看,因为美国经济现在面对自己有一系列的问题要解决,包括“救市”等等,那在这样的一种背景下,美国从媒体也好,从当地的一些你接触到的官员也好,还是老百姓也好,他们有暇去关注中国的发展吗?

  申家宁:

  董倩,这个问题我觉得你问得非常好,就是从美国的金融危机发生以来,我们接触了美国大量的人士,包括他们的政府官员,包括一些经济学者,包括普通的民众。那么谈到中国的时候,他们一致地观点都认为,中国在应对金融危机这个问题上是非常重要,就是说世界的经济要走出现在的低谷,没有中国一定的发展速度是实现不了的,那么这一点他们是非常地认同,而且可以说是众口一词,董倩。

  主持人:

  好,谢谢家宁从美国带回来的消息。

  岩松,刚才我们一直在关注的是钱的问题,那么刚才我们谈到了钱,然后花钱,接下来我们就要关注这个问题,怎么花好钱,因为家宁给我们介绍,不仅中国人关注怎么花钱,美国人也关注。

  白岩松:

  其实首先这一点来说,你发现中国的确在从另一个角度影响着世界,美国最开始的时候推出它几千亿的“救市”计划,但是就在前几天,奥巴马接受美国记者采访的时候,谈到了他如果明年1月20日就任总统之后,他要开出什么样的药方,没想到,有人说是中国的克隆版,因为他提出的计划都是很实际的经济,而不是对金融计划,对金融的企业进行救助等等,你比如像基础设施的建设、铁路公路的建设,还有住房里面取暖设备的建设,以便增强环保。有人说了,奥巴马上台,肯定要改变布什对环境问题有些躲避的政策等等。还有一个像互联网的程度,他认为说,必须要加大对互联网的介入程度。现在互联网,我当时还特别注意到奥巴马的一句话说,奥巴马平均介入程度美国在世界上才排第十五,你看,他这几个东西都像中国开出四万亿具体的药方,但具体多少钱那另说了,那他再灌注这些钱,美国人自然也会关注这些钱,他这个钱是不是花对地方。

  所以我们说第三个钱,花钱指的是我们,是老百姓,那反过来我们要看政府,中央政府出台了四万亿,卷动起来地方十几个亿的投入,会不会花好也是这次经济会议当中你看到分散到,我必须把这个纸平铺在这儿的意思,原因在哪里呢?就是因为比如它针对就业,难道谈到它会分在几处都会谈到,但是同样谈到把钱要花好,也分在几页,你看在这一页里面就有一个,“我们谋求的发展必须是讲求质量和效益的”,就是我刚才说没乱,还是又好又快,那接下来你到每一页都能找到,在这一页,“坚决防止高耗能、高污染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再到这一页里面也有,“把钱花好,就要问政于民”,你看我们后面有,这儿,“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这就是前不久温家宝总理开那个会议的时候,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科学民主的决策,这个时候我们反过来看一个表就很有意思了。

  我们来看,今年政治局常委,你看看九个人跑了多少个地方:

  胡锦涛:河南、安徽、陕西。

  吴邦国:广西。

  温家宝:江苏、上海、广东、广西、浙江。

  贾庆林:黑龙江、吉林、浙江。

  李长春:广东、福建。

  习近平:广东、江西、浙江。

  李克强:浙江、山东。

  贺国强:湖北、广东。

  周永康:内蒙古、浙江。

  从南到北,从东到西,跑了一个遍,调查、调研,而且这次特别强调的是调研,调研是什么?调研和研究,来制定相关的政策,所以你首先决策要有一个这样的过程,这也是一个民主的过程,不仅是一个调研的过程,听听大家的想法是什么,最需要解决啊的问题是什么,等等,所以你看我们这个接连从这个会议来说,密度够高的,从11月5日开始那四万亿提出来,一直到现在多少次国务院常委会议。所以这也本身是一个把钱花好的重要因素,你要有更好的科学民主决策的过程。

  主持人:

  如果说刚才我们关注的有钱,然后花钱,是一个拉动内需的问题的话,接下来我们谈到花好钱,我觉得更多的是一个政府的投入,也就是投资的问题,而政府的投资往往又特别小心,因为刚才两年四万亿,那这是中央,然后再出来各种各样的投资,所以人们特别关注,这笔钱会不会重复投资,会不会盲目投资,这些问题恐怕……

  白岩松:

  我觉得媒体包括专家学者在最近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面,扮演了非常积极的角色,因为他们从四万亿,最初的开心之后就迅速地变成了一种质疑、监督,然后提出相关的合理化的建议,共同扮演了一种推动的力量,我觉得从中央政府的回应也是非常科学和民主这样的一个过程,很快就有了比如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有科学民主的决策。

  但是还是有让人担心的地方,你要知道,上有政策,有的时候可能就下有对策,我们会陆续看到这样的新闻,某些地方就说,“倡议公务员在最近一阶段要赶紧坐飞机出差”。我再仔细一看,是要坐当地的飞机,要保证它的机场或者怎么怎么样,可是很多人都会觉得这是扩大内需吗?这是扩大内需的方式吗?还有我们现在看土地在这个时候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冒泡。其实今年年底的时候,这个月要进行空中普查,有些人就蒙混过关,在楼顶上刷绿漆,在地上弄绿薄膜,让你在空中看的时候,我这还是绿地,其实它已经变成商业用地了,但是它要强调速度。会不会又有一些地方在这样一个发展的压力又会比较大的情况下,把“好”字又给忘掉了,会,这就看你如何监督,如何让你真正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又好又快,真的能在现实中变成又好又快。

  主持人:

  其实政府的投资说来说去,它是“药引子”,他花钱,政府花钱,最终的目的是让老百姓花钱,所以你花的是不是地方,直接作用的就是老百姓,它这笔钱能不能花到地方。

  白岩松:

  是,“药引子”这个说法蛮好的。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写进博客
复制标题和链接发给好友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