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货币政策工具倾巢出动 央行组合拳力度罕见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27日 03:2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张大伟 制图

    尽管降息时机在预料之中,但是央行一次性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108个基点,却大大出乎市场的意料。更让市场惊讶的是,央行的“大动作”不仅出拳重,且各种政策调控工具一起上阵。不仅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还针对不同机构,差别化地下调了存款准备金率。

  此外,央行还少有地下调了再贷款和再贴现的利率,以及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的存款利率。加上此前央行取消了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管控,以及公开市场操作,货币政策工具几乎倾巢出动。这在近年来的货币政策调控中,是极为罕见的。

  业内人士认为,央行“大动作”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货币信贷增长,发挥货币政策在支持经济增长中的积极作用,进而增加市场信心,引导预期。

  ⊙本报记者 苗燕 但有为

  货币政策“大踏步前进”

  在近年来的货币政策调控中,央行多偏好于选择“小步快跑”的调控方式。即便是在去年流动性过剩状况较为严峻的情况下,央行仍然采取了逐月上调0.5个百分点存款准备金率的方式来收缩流动性。但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央行选择了“大踏步前进”。央行此次下调108个基点的存贷款利率,相当于往常的4次降息幅度。

  中信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诸建芳指出,在当前宏观经济快速下行、通胀已经不构成威胁的背景下,在短时间内大幅降息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刺激微观经济,对整个宏观经济是重大利好。

  西南证券研发中心副总经理解学成则分析说,前三次降息,基本上是跟随欧美国家一起降息,而这次主动、大幅度降息,表明中央已经将注意力完全转移到了刺激内需保经济增长的方向。

  资料显示,8月份生产资料价格走势大幅下降标志着经济正在趋向偏冷,总需求开始大幅度收缩。三季度GDP增速也回落至9%,部分机构更将明年的GDP增速预测调整到了7.5%。解学成指出:“这些数据表明,当前应该是果断出手的时候了”。

  亚行高级经济学家庄健也称,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正在变得更加偏“宽松”。这是为了鼓励增加贷款、增加生产、消费,希望尽快扭转经济惯性下滑的趋势,力保4季度和明年1季度的增长。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