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开征燃油税 箭在弦上(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20日 11:01  南方日报

  原因

  批零差价最多近2000元卖油利润丰厚

  在国际油价猛烈下降的背景下,尽管国内成品油下降是大势所趋,但为什么国家发改委还未宣布调价措施,国内加油站就相继急急行动?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称,国际油价今年7月最高达到147.27美元,如今已跌到55美元以下,国内成品油批发价也大幅下滑,批发价和零售价之间的差价很大,“差价在1000多元每吨,有的接近2000元,现在卖油利润非常丰厚。”按照发改委的规定,发改委每次调价公布的价格只是成品油的中准价,加油站可按照这个价格上浮或下浮8%,但以往由于成品油紧缺,油价国内低国外高,所有的国内加油站都将油价定在中准价的最高值,如今国际油价大大低于国内,只要加油站愿意,它们按中准价下调8%都是在企业自主调控范围内。

  “民营加油站利润空间最高有2000元每吨,每升油利润达1元多,降价两三毛仍然赚到笑。”上述人士说,不少车主都认准中石油、中石化加油站去加油图个保障,现在随着利润空间扩大,民营加油站自然会降价揽客,从中石化、中石油手里抢客户。

  “由于上次发改委是在国际油价最高峰时期前后上调的油价,此后却一直没下调,6元多的油价对很多私家车主来说都不是个小数目,外出溜一圈,口袋里就少了几十元,高油价已抑制了不少车主的油品消费,部分车主干脆停开车挤大巴,如今民营加油站又降价抢客,中石油、中石化的销售量这段时间也就上不去,最终只能紧随降价。”该人士说,而且近期国际油价急降,国内成品油价格下调预期更大,将手里的存油以一个相对合适的价格卖掉,这是各大油商应对国内油价下调的必行措施。

  预期

  油价下调与燃油税开征一起推出?

  在国际油价狂降6成多之后,国内成品油价格改革和燃油税开征的消息再度甚嚣尘上。昨日,不少网站引用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韩文科的话称,我国燃油税可能很快开征,燃油税方案早已上报。另一些消息亦称,我国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已由中央考虑成熟,可望在“20天内”宣布实施。业内不少专家接受采访时都表示,联想起总理温家宝近期如此密集地提及能源资源价格改革和财税体制改革,以及中石油、中石化近期的降价,我国成品油定价体制改革以及燃油税开征很可能愈行愈近。昨日媒体还称,发改委相关人士已经向有关部门上报了三种燃油税征收方案。“今年12月1日或明年1月1日都是很好的时间窗口。”

  一位中石油人士称,这次国际油价降了这么多而国内迟迟不行动,可能是考虑在适当的时候将油价下调与燃油税开征一起推出,这样消费者就更容易接受燃油税的开征。但是否会油价下调和燃油税开征一起推出,传言很多,他也在等消息,“很难确定,关键看政府怎么定”。该人士认为,在油价每桶50-60美元左右推出成品油价格改革是个合适时机。

  国内能源研究专家、《中国改革》杂志顾问武建东则表示,国内成品油定价体制改革初步方案也很可能明年3月份前出台,这个方案将会包括成品油定价体制改革、燃油税以及养路费一揽子改革。

  对于燃油税征收多少的问题,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研究员张欣昨日表示:“根据目前的燃油价格,在取消养路费的基础上,燃油税税率不低于50%才能够达到最初的目的。”

  如果按50%的税率征税,在油价维持稳定的情况下,消费者的用车开支基本保持持平的态势,还有可能更加节约;即便油价再上涨10%-20%,所增加的费用支出也不超过7.5%。“如果要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燃油税税率应该不低于50%。”张欣说。

  股价

  石化双雄异动中石化涨停中石油涨7.49%

  受市场传闻近期将开征燃油税刺激,中石油、中石化再度上演双雄异动一幕,中国石化收盘封住涨停,中国石油也大涨7.49%。

  中国石化早盘低开后快速翻红,逐波上涨,至中午收市前触及涨停位置,午后有所回调,但最终以涨停收市。中国石油也在中午收市前快速拉高,午后一路放量上扬,多笔上万手的大单成交。

  海通证券分析师邓勇称,燃油税的出台将加快国内成品油价格改革步伐,进而大大改善中国石化的炼油业务盈利状况。不过,也有分析师认为,目前具体政策未明,无法作出确切的评估。

  德意志银行昨发布报告称,若推行成品油价格体制改革,将令中石油和中石化实现较高和可持续性的炼油毛利,从而提升了它们的经营现金流和估值。近日油价下跌以及短期宏观经济环境疲软将成为中国迈向以市场为基础的成品油价格机制改革的催化剂。

  专题撰文 本报记者 苏稻香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