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交通基建贡献2个百分点的GDP增长率(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20日 10:34  南方新闻网

  铁路的投资规模和建设速度,由此将跨入前所未有的历史时期。

  接下来的问题是,巨量的资金从何而来?此前,“国十条”大致匡算的投资总额为4万亿元。然而,仅在“国十条”出台后短短的10天内,不管是部委还是地方,出台的投资总额已经大大超过4万亿。这其中,仅从交通运输部和铁道部透露的未来几年的投资总额就高达8.5万亿。

  发债成为各方最先想到的答案。“同银行7%左右的利息相比,国债的利息只有3%,而企业债的利息也只有5%多一点。发债是最利于减负的筹资手段。”胡方俊对记者说。他表示,长期以来,高速公路70%以上的资金来源于银行,只有不到30%的比例通过发债来筹集。但高速公路经过多年的建设和运营,已经形成了一大批优良的资产,完全具备发债的条件。

  而在国家发改委宏观研究院投资研究所所长罗云毅看来,当前中国的财政赤字率和债务率都在可控界线内,根据1998年的积极财政政策经验,完全可以再来一次国债筹资。

  然而,数万亿的交通基建项目似乎正在引发新的忧虑。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11月16日再度公开提醒,目前投资驱动的增长方式存在很大弊病,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是解决中国经济问题的根本。

  但罗云毅认为,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短期内难以大幅度提高,而中国的交通基建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充分利用高储蓄优势激励投资,将储蓄充分地在国内消化掉,加快城市化、工业化进程,这不仅是一个短期的反周期措施,而是一条在未来相当一段时期内可以反复走的“老路”。“十五期间,交通基建平均每年对GDP的贡献达到了2个百分点。这一轮的交通基建投资的贡献率也应该会与上一轮相当。”交通运输部交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先进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文章来源:南方周末)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