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揭秘义乌30年商业奇迹(3)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20日 07:29  《小康·财智》

  义乌的下一步

  不可否认,在义博会红红火火,暖洋洋的展厅之外,依然充满着世界经济衰退的寒意。作为全球小商品生产贸易变动的晴雨表,义乌显然无法回避这场经济大风暴。

  姜永忠透露,国际经济风波以后,确实对义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地的一些生产企业曾出现资金链问题而倒闭。国际出口型的一些经营企业也受到一定冲击。“去年11月份的时候,毛毯出口销量非常好,今年有明显下滑。”

  就在此前,在义乌,温州商会专门组织了一场近400家温州商户参加的大会来商量对策。

  王真也坦陈,国内外的经济形势对义乌的企业有相当的影响。“目前我们的目标是今年先求稳定,再求发展。在成本上开源节流。”

  记者了解到,义乌市政府也出台了一些扶持举措。除了加大小额贷款投放之外,对于在秋季去国外参展的商户,每家补贴2万元来进行鼓励。

  姜永忠说,在危机中还是有机遇存在的。“义乌的日用小商品都是生活必需品,而且物美价廉。过去可能买高档消费品的客户群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就能够被吸引过来。这也恰恰又反映出义乌市场的优势。”

  目前,在国际贸易方面,义乌商贸已经在对市场进行调整。过去针对欧美市场的已经在向中东、非洲市场转型。除此之外,也在大力鼓励经营户响应中央拉动内需的要求。

  姜永忠认为,过去仅就温州商户来讲,商贸出口占60%、内销占40%。目前商会正在和外地别的市场合作。“要进一步深入国内,毕竟国内还有一个10亿人的大市场。”

  据了解,由于下半年原材料价格的回落,义乌市场生产企业成本上涨的局面已得到了缓解,部分化解了义乌市场成本的压力。根据义乌指数编制办公室提供的数据,9月份,市场周边银行资金、现金流量环比增幅分别达14.46%、15.40%。信心指数环比上涨2.15%。

  姜永忠称,随着下半年国际市场消费需求的增旺,外贸需求在圣诞节的刺激下,以及中东国家十月开斋,义乌市场出口优势行业对后市行情应该是充满信心的。

  陈建军分析,从长远来讲,义乌面临着一个转型的问题。义乌日用小商品的这种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趋势是转向内地。

  在他看来,义乌的未来发展方向有两种:一种是生产基地、制造环节转向内地中西部,义乌继续作为商业网络的终端。“作为三十年历史积淀的商业窗口,继续在这里销售,保持义乌产业链、物流体系的畅通。”

  第二种方向就是,小商品、日用杂品的销售也转移出去。“把机械设备等其他产业的中心挪移过来。当然,这个过程还需要时日。”陈建军说。

  在义乌自己的时间表上,安排显然是紧锣密鼓,充实、密集而有序。在义博会结束后,10月31日,第四届中国水晶及玻璃制品博览会和中国义乌(国际)森林产品博览会召开;11月18日,第二届中国(义乌)国际织带及服装机械展览会召开;2009年4月28日,中国义乌文化产业交易博览会也将召开……

  这些还仅仅是人们目光所能及的。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