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许,大家还记得,中国银行于1985年发行了我国第一张人民币信用卡"长城卡"。在当时,如果想办一张卡,不仅手续十分复杂,而且还要等很长时间才能拿到手,即使是一卡在手,也很难到处消费,因为能受理银行卡的网点太少了,更别说是到国外消费了。
进入21世纪,中国非现金支付工具经历了飞跃式发展,形成了以票据和银行卡为主体,以新兴电子支付工具为发展方向的非现金支付工具体系格局。据现有数据及粗略推断,2001年至2007年,我国非现金支付交易量的增长是十分惊人的。如,票据年交易金额从18万亿增加到了236万亿元,银行卡年交易额从8万亿元增加到112万亿元,其中居民持卡年消费额从1600亿元增长到近4万亿元,持卡消费额(不含房地产、大额批发)占社会零售消费品总额的比重从2%到上升到25%,北京、上海、广州等发达城市达到40%以上。发卡银行从50家增加到了近200家,发卡量从3.8亿张发展到15亿张;ATM由4万台增加到14万台,POS机从30万台增加到150万台,特约商户也由12.7万家发展到90万家。大额支付系统建成运行、取代电子联行后,实现了跨行大额资金转账的零在途,2007年年交易量504万亿元,日均2万亿元;小额支付系统2007年交易额达到15万亿元,日均处理416亿元。
相比之下,我国流通中现金与GDP之比从2001年的14.6%下降到了12.2%。2007年由现金完成的支付交易只有8.82万亿元,仅占2007年全部支付交易(现金+非现金支付工具)额的1.6%。这些数据表明,我国正在快速进入非现金支付时代。
对于人民银行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建设,十多个年头的发展历程与30年改革开放相比,当然是年轻的。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建设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1992年至1998年为贷款证制度建设和推广时期;1997年至2006年为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建设和运行时期;2004年开始为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和运行时期。现已取得了社会公认的成果,显示出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有专家指出,良好的社会信用是建立规范的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的保证,是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条件,是现代经济金融正常运行的根基。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是社会信用的基础。
30年,我国经济突飞猛进,对金融服务水平也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高水平的金融服务也是保持我国经济继续又好又快发展和应对国际金融竞争的必然要求。央行行长周小川详解央行金融服务内涵时,他指出,央行要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根据我国产业的演进,不断改进、提升金融服务。
近些年来,我国金融业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大力推动金融服务创新,金融服务水平不断提高。金融机构积极扩大金融服务范围,加快金融产品创新,提高金融服务效率,为企业和个人提供授信、结算、保险、投资咨询等各种服务,更好地满足了社会各界对金融服务不断增长的多样性需求。
但要清醒地看到,在今天,我国金融业已全面对外开放,对于金融服务来说,竞争带来的压力是不言而喻的,然而竞争也会带来动力和繁荣,开放则会带来交流和技术引进。目前,我国银行体系还存在着很多不足,而资本市场和保险业还很年轻。为此,金融服务业亟待通过有力措施提高竞争力,继续积极应对改革开放的新挑战。
当然,时下,当我们更加注重自我信用,或者拿着标识有"中国银联"的信用卡轻松游走世界时,请不要忘记这是金融服务所作出的历史性贡献为我们创造的生活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