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王雪红:父亲是我一生前进的动力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3日 17:09  《中国企业家》杂志

  父亲是我一生前进的动力

  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读书的时候,我刚开始选的是音乐,从小有一个希望是做一名艺术家。不过没多久,就发现自己不是那块料,同学中天才太多了。后来转修经济,现在来看,应该是在潜意识中受到了父亲的影响。

  读书回来的时候,先后在二姐和父亲的公司(大众电脑和台塑公司)做事,但是一直想着能有自己的一番事情。现在回头来看,当时如果能在台塑多待一段时间(注:王雪红在台塑工作1个月就离开了),应该就能多学一些东西了,之后也不会做得这么辛苦。

  后来,我自己创业,其实也是心里憋着一股劲。毕竟生长在这样一个家庭,别人都会以不同的眼光来看你,身上还是有着很重的压力。自己做公司,也是希望能告诉别人,我也能行。曾经一度,别人在介绍我说我是王永庆的女儿,我都有些不舒服,因为我觉得所有的事情都是自己打拼来的,创业的时候,父亲也没有给我一毛钱。

  现在来看,当时的确太年轻、太冲动了。在创业的过程中,父亲还是给了很多帮助。刚开始公司名气小,我邀请别人加入,别人看我是王永庆的女儿,都会额外多几分信任。再后来,每次见父亲,父亲还会跟我讲工作上的事情,如何追根究底,如何解决问题。

  和父亲在一起,很少会得到赞许。如果能被夸奖一次,我会高兴好一阵子。记得我刚刚当选台湾第一女富豪,父亲的朋友问他是什么感觉,他摇了摇头,缓缓地说道:“她还差得远呢。”几年后,我被评为“亚洲之星”,朋友再次询问父亲,他虽然没有笑,但目光中还是有一丝遮挡不住的得意。

  其实,回过头来看,自己做事情这么多年,父亲一直是我内心的标杆。我总是会想,我是王永庆的女儿,不管怎么样,我不能损伤了父亲的名声。

  现在,当别人再介绍我说我是王永庆的女儿时,我会很自豪。

  愿父亲在天堂得到休息

  小时候总是不理解父亲为什么陪伴我们的时间那么少,长大后慢慢明白了,他把更多的精力都放在管理公司、回报社会上面了。

  小时候在台湾,父亲每个月都会带我去长庚医院。在那儿,父亲会告诉我说,所有的钱都不是自己的,而是社会交给自己保管的,最终还得回报给社会。而父亲的一生确实也是这么度过的。这次父亲去世,很多长庚医院救治的病人、明志学校的好多学生都前来吊唁,父亲在天之灵,看到这些,他也应该欣慰了。

  对自己,父亲总是很节俭。一日三餐非常简单,甚至在他办公室,椅子上的皮都破了,他也不换。父亲一生都很勤俭,到90多岁还是闲不下来,每天都坚持工作很长时间。勤劳和简朴说起来不难,但是难的是把这些当作习惯,坚持一辈子。在父亲的影响下,这些都成为父亲公司特质的一部分。到现在,我也慢慢明白了父亲的做法,人其实需要的不多,如果物质的欲望太多了,能用来认真做事的心力就少了。

  我相信,父亲留给我们很多的风范,像勤劳朴实、脚踏实地做人、追根究底、止于至善,这些真的是可以给子子孙孙好好揣摩、好好实现,我相信这些都是我们最大、最大的资产。

  10月23日,为父亲跪迎灵棺,举行“入殓”仪式以后,我默默祈祷:“爸爸的灵魂一定是去了天国,他忙碌了一辈子,可以休息了。愿父亲能与神同在!我有一天一定会到那边去和他相见,我期待能够在那里和他相互拥抱。”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 此篇为精编网络版,欲知更多内容,请参见中国企业家网站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