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王雪红:追忆父亲王永庆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3日 17:09  《中国企业家》杂志

  父亲一直是我内心的标杆。我总是会想,我是王永庆的女儿,不管怎么样,我不能损伤了父亲的名声

  文 | 王雪红

  王雪红,威盛集团董事长,王永庆子女中被公认为“最像父亲的孩子”,台湾新一代创业者的楷模。本刊授权独家发表本文

  10月18日,当我从父亲(王永庆)的灵堂走出,时间已经是晚间七点多。我的内心无比悲恸,父亲的离去对我来说是一个无可弥补的创伤。就算父亲一生全奉献给工作和社会,很少有时间陪我们,但是在我心中,他永远是一个好父亲。

  父亲去世那天,母亲(注:杨娇)告诉我,她梦见父亲了,看到父亲穿着白袍——穿白袍表示父亲会去天堂。父亲忙碌一辈子,希望父亲在天堂能够好好休息,在那边能够等着我。以后我也会过去的,希望在天堂能够和父亲拥抱。

  严父和慈父

  从小开始,父亲在我的印象中总是严肃的、忙碌的。一天到晚都没有休息的时候,总是在处理工作上的各种事情。所以我从小在台湾和父亲的交流也就比较少。但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就觉得父亲是天下最了不起的人,是我心目中的“神”,没有什么事情是他做不了的。

  不过也有开心的时候,礼拜六、礼拜日,父亲偶尔也会陪妈妈去郊游,带着我一块去。这时候,爸爸也会放松下来,和家人有说有笑。但是,这样的机会太少了。不过据大姐(王贵云)说,她小的时候,父亲还是很慈祥的,有空还会帮她整理抽屉;她在学校挨打,父亲总是很心疼,甚至还抱怨老师。

  后来我到美国去读书,寄宿在一个犹太人家庭。这时候反而是我和父亲交流最多的时候。当时的日子很艰苦,每个月父亲给的钱都要精打细算才能用到月底。平常的时候不能跟家里打电话,当时的长途电话费很贵,父亲要求我们给他写信,报告每天都干了什么,包括每一块钱都是怎么花的。每隔一段时间,父亲就会回信,信都很长,有时候有一二十页。在信中,他很少谈亲情,更多谈生意,他会说如何管理、如何追根究底、如何解决问题、如何持续合理化等等。他写的字很草,而且对当时的我来说,内容也很艰深,很难看懂。但是我都保留下来了。现在还时常拿出来看看,如何处理公司的事情,很多方法都是从信中学到的。

  小时候不理解父亲的做法,后来慢慢懂了。父亲不是没有感情,很多时候他都是把感情隐藏起来,表露的机会比较少罢了。2005年,弟弟(王文祥)患病的时候,父亲就曾写过一封长信,告诉弟弟如何坚持、如何面对磨难。

  到今天,我们几个(指王贵云、王文洋、王雪龄、王文祥)都能有自己的事业,从根本上来说都和父亲的教诲密不可分。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 此篇为精编网络版,欲知更多内容,请参见中国企业家网站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