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财经 > 国内财经 > 争议中国房价是否出现拐点 > 正文
格局调整
楼市依然呈胶着状态。
9月24日,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主办、金地集团支持的“京沪房地产高峰论坛”上,诸多房地产学者和开发商们对楼市趋向唇枪舌剑、各抒已见。
而购房者的购房意愿也降到了低点。9月22日,央行公布了2008年第三季全国城镇储户问卷调查结果。调查显示,未来三个月打算买房的居民人数仅占13.3%,而调查的七个大城市中,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未来三个月打算买房的居民人数所占比例均不足10%,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在胶着状态下呈现的“价格战”幕后,是楼市游戏规则改变之下出现的巨额资金缺口。
开发商们曾习惯于“坐地生财”的游戏规则。在这种规则下,大多数开发商们囤地借用银行的“杠杆”分期付款,然后分期开发,于是盈利模式都是通过开发商`把土地的价值变现,利润的获得主要依靠土地的溢价。
然而,随着一波波的宏观调控,地产圈的游戏规则渐渐改变了。
在中原地产华北区总经理李文杰看来,宏观调控之后,拿地的成本使开发商的前期投入越来越高,加上银行对于信贷的要求和用途越来越严格,使得融资渠道单一的多数开发商已经越来越求资若渴。这从去年至今涌现的地产企业上市潮中清晰可见。
今年6月份,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发布的一份报告称,2008年房地产行业资金缺口达7100亿元,相当于行业最高峰的2007年新增房地产中长期贷款的2倍。由于去年高价拿地的企业面临着付清土地出让金的压力,即将到来的7月到9月将成为开发商资金链最紧张的时刻。
另据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于9月18日公布的《2008年中国房地产行业资金报告》称,“如果2009年房地产遭遇中期调整,资金缺口将达到9290亿元。如果遭遇短暂调整,资金缺口也将达到4925亿元。”。
对于这轮资金压力推动下的价格战,开发商们各怀心思。
对大多数大型上市开发商而言,是年初定下的巨额销售目标的压力,是投资者关注的来年年度财报;对大多数中型开发商而言,是岌岌可危的资金链,是风雨飘摇的下一步战略;而对大多数小型开发商而言,在这个萧索的冬天,生存或者毁灭,答案悬于一线。少数人,也就是这三类开发商中秉持现金为王的幸运儿,将坐收渔翁之利。
记者与多位业内人士交流中发现,楼市调整结束的时间表依然难以确认。“今年是秋天,明年才是冬天。”“明年也不一定结束。”“结束与否,要看交易量是否明显上去。”他们或乐观,或悲观,或更悲观。
“在经历这一轮调整之后,整个楼市比较突出的一种情况可能是,目前还能销售的楼盘肯定都是刚性需求,任何投资的用途都被挤掉了。”李文杰说,“房地产将成为消费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