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忙碌的退房律师:部分购房者买房三天便退房(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09日 23:40  21世纪经济报道

  预售合同中的对赌

  王巍(化名),2006年在杜跃平帮助下成功退房的大华业主之一,依照杜律师的建议,他在拿回购房款后不久又重新购房。现在回想起来,王巍有些庆幸。

  “幸亏赶在2007年暴涨之前再次买入,目前这套房子已经升值近一倍,”王巍说,“否则的话,退房的损失将非常大,不仅损失违约金和其他费用,而且可能再也买不起房了。”

  在2007年房价暴涨时期,也有不少业主退房成功后没有及时重新入市,以致损失惨重的。

  杜律师说,如果退房纠纷最终走上法律程序打官司,时间风险实际上比官司输赢本身更为关键。

  按照目前的正常程序,从法院立案到最终判决并执行,最快也要半年时间,加上经常出现的各种延期情况,一个退房官司打上一年是常有的事。而在这一年中,市场可能发生更大变化,房价大涨或大跌都可能给业主带来风险。

  开发商面临同样的风险。2006年,在法院耗时一年作出令小业主退房成功的判决后,正赶上房价暴涨,大华集团得以将收回的房子以更高的价格出售,但这样的好运气不是谁都能碰上的。

  “因此,是选择协商解决还是诉诸法律,实际上就是小业主和开发商对未来房价走势判断的一种智慧比拼和对赌。”杜律师总结说。

  而预售合同中关于单方解除合同的约定,便是双方博弈的焦点。

  提高小业主退房的成本和门槛,是开发商在合同补充条款中做文章的出发点,手段主要有提高单方解除合同违约金比例,和提高退房附加条件门槛两种。

  例如,在万科上海金色雅筑的合同中提出,“乙方无论以何种原因单方解除合同,若乙方已对该房屋设定抵押或者设置、存在其他任何权力限制的,则乙方行使单方解除权的书面通知中应附该房屋已经办理注销抵押或者已消除权力限制的相关证明文件,否则,乙方无权解除本合同。”

  这就是说,如果小业主是贷款买房,那么必须先还清贷款方能退房。

  “根据是否能达到单方解除合同的条件,要求退房的业主也分为理性和非理性两种。”杜跃平分析,理性退房首先有资金实力还清银行贷款,这些业主中投资者较多,或者是拥有多套房产的居住改善型买家,而非理性退房的小业主靠按揭买房,并不具备还清贷款退房的资金实力。

  事实上,退房意愿最强烈的往往是投资客,尤其是在楼市下行通道,资金链紧张,迫切希望通过退房回笼资金。日前在杭州某楼盘的退房团现场抗议中,情绪最为激动的则是不少从浙江温州赶来的炒房业主。

  投资客对开发商的双刃剑效应也在此时显示出来——这些在市场上行时迅速消化房源的助推房价的先锋,在市场下行时会第一个站出来给开发商以可能致命的一击。

  杜律师说,同一个楼盘的商品房预售合同,相关条款一般都是相同的,所以退房团成员只要有一位能退房成功,集体退房就成功了一大半。

  更有甚者,上海个别楼盘在同一时期还出现了团购、团退的情况。

  “下跌30%是爆发点”

  一边是不降价打折就卖不动,一边是前期业主因价格下跌不断出现退房,开发商正面临着楼市下行期间的第一波阵痛。

  在杜跃平看来,对待业主退房,开发商普遍经验不足,往往不能及时作出正确反应,某种程度上增加了最终退房的几率,往往导致双输。

  “当然,也有一些有经验的开发商通过与业主协商,进行装修补偿、减免物业费、提高小区配套设施投入等多种措施,化解退房纠纷。”

  不等开发商想出对策,随着房价继续下跌,更多业主开始考虑退房。9月5日,在某网站金色雅筑的业主论坛上,有网友发帖表示要求参与退房团的业主可留下邮件地址方便联系,短短两天时间内,即有超过30位论坛成员留下e-mail地址。据该退房团有关联络人透露,目前成员超过50人,并在不断增加。

  “以往小业主坚定退房的情况,主要在房价下跌30%左右时开始集中出现。”杜跃平总结说,“目前在上海个别楼盘中,对最高点买入的业主而言,房价跌幅已经达到甚至超过30%。就趋势而言,大规模的降价促销才刚刚开始,退房大军的规模会继续壮大。”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