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忙碌的退房律师:部分购房者买房三天便退房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09日 23:40  21世纪经济报道

  忙碌的“退房律师”

  本报记者 贺高

  “在过去的10年里,我代理的退房官司一波接一波,每次他们退房成功拿回购房款后,我都劝他们说,赶紧再买房,否则你退房就不划算了。”

  看到记者不解地皱起眉头,杜跃平律师解释说,“从我这10年的从业经历看,主要因价格因素导致的退房与楼市的周期性波动密不可分。在过去的周期中,退房后不久楼市往往反弹爆发新一轮行情,所以我一直这样建议,退而不买损失最大。” 这位律师俨然成了半个房地产投资顾问。

  但这一次,情况似乎有些不同。杜律师表示不会再轻易作出同样的建议。

  作为上海一家私人律师事务所的负责人,杜跃平最近忙得团团转,前来寻求法律帮助及相邀代理案子的退房业主近半年络绎不绝,业务应接不暇。他的笔记本上记录着两位当事人的情况——

  程刚(化名),万科上海今年促销力度最大的楼盘——金色雅筑一期业主,今年4月27日签下预售合同时的单价近18000元/平方米。

  张敏(化名),金色雅筑三期业主,今年7月23日购房,单价15000元/平米。

  而经过近期多次较大幅度调整价格和各种优惠后,该楼盘最新的成交价已跌破14000元/平方米,最低房源成交价甚至低于12000元/平方米。这促使程刚、张敏成为退房“坚定分子”。他们都来联系杜跃平。

  据记者了解,在上海,出现退房团的楼盘不仅金色雅筑一个,而且退房团已纷纷联系代理律师,在继续与开发商谈条件的同时着手为诉诸法律做准备。

  眼看市场持续下跌,尚看不到反弹的迹象,退房大军不断壮大,杜跃平不敢再宣传他的“退而再买论”了。

  “有人买房三天便退房”

  杜跃平在房地产领域尤其是代理退房案方面小有名气,主要缘于2006年他成功为89位小业主打赢与上海大华集团之间的退房官司,这是上海单个楼盘最大规模的成功退房,纪录至今无人能破。

  大华一役使杜跃平的名声平地跃升,以后,凡是上海有较大规模的退房情况出现,都会有小业主慕名来找他。

  在杜跃平受理的案子里,业主退房一般有几种情况:一是因房价下降而短期难以有收益的投资者;二是高点购房,在房价不断下跌过程中,想找各种理由退房或获得额外补偿的人;三是分批次开发的同一小区,成交价逐期降低;四是确因交付的房屋存在质量、小区配套等问题而产生纠纷的。

  “退房一直都有,楼市上行、下行时都会出现,退房的原因也各种各样,但物业市值缩水始终是最主要的原因。”杜跃平解释说,市场上行阶段,业主预期物业升值,即使对房屋质量、小区配套等有所不满,也不会轻易退房。而当房价进入持续下跌通道时,各种理由的退房就会集中爆发。

  因此,在杜跃平的记忆中,楼市低谷与退房高峰一直是重合的。1997年前后,楼市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首次出现退房,但当时商品房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退房规模不大;2000年到2001年上半年也曾出现退房;2004年下半年开始,国家出手调控楼市,房价不跌反涨,疯狂直到2005年上半年才被遏制,房价掉头向下,引发了2005年下半年-2006年下半年最大规模的退房潮;2007年底至今,新一轮调控使房价再次跌落,起自深圳、广州等南部城市的退房潮随着开发商降价而迅速向全国蔓延。

  据上海官方的“网上房地产”成交数据分析,7月份上海一手商品住宅成交均价环比下降24%,创下 2005年7月以来最大环比跌幅。上海的退房潮也于此时集中爆发。

  8月底,包括万科等知名开发商在内,旗下楼盘涌现集体要求退房的情况。退房团业主代表在写给杜跃平的情况说明中透露,退房业主中,包括一些数月前、一周前,甚至三天前刚买房的,但由于开发商近期连续降价及变相降价,已经让小业主尚未入住便损失10万至40万不等。

  “业主选择退房,不仅是与开发商博弈,更是与未来房价走势对赌,风险很大。”杜跃平感叹说。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相关报道:

    刘彦:退房和托市有违契约精神

    万科对杭州退房门表态:拒绝个人层面退房

    上海万科关于部分客户要求补偿或退房的说明

查看该分类所有股票行情行业个股行情一览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