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王露
记者近日获悉,某著名经济顾问机构一份权威报告透露,中国政府或将批准一项包含1500亿元减税额和2200亿元财政支出在内的财政政策,总额约占GDP的1.4%。
该报告认为,这一财政政策的目的在于抵御今年下半年经济面临的放缓风险,并使得中国经济保持在10%左右的增长。
而国际投行摩根大通也于8月19日在一份给客户的报告中称,相关决策层正在考虑一项总金额约为2000-4000亿元的经济刺激方案,“包括减税、稳定国内资本市场以及支持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在内的多项措施”。
上述说法立足于中国“一保一控”宏调基调在7月底的确立,保增长开始成为决策层各项政策的首要目标,而操作重点从货币政策转向了财政政策,尤其在远高于预算目标的上半年财政收入增长33.3%的情况下。
“以中国目前的增长率,还没到用财政扩张来刺激增长这一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李稻葵对此评价。
财政政策的结构性调整
前述权威报告透露,在财政盈余的情况下,决策层将认真考虑将盈余金额部分用于支持经济增长、投入社会服务、金融投资和补贴进口自然资源的高成本等。
另外,还将考虑1500亿元的减税金额,“主要方向是减轻中小企业的税负,和出口退税的调整”。目的是着力解决目前中小企业和出口企业的困境,尤其是随着外部经济的进一步调整,中国政府已经对出口形势作了最坏打算的准备。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财政刺激方案中包含2200亿元的支出规模,但并非所有支出都会直接刺激经济增长。
这2200亿中相当大比例的资金将分配到社会服务和科学、教育、农业领域,这个数额可能占到60%左右的比例;而大规模基础设施项目的支出估计仅在350亿元左右,目的是刺激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在过去的半年里,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已经在从去年的20%左右下滑到16.3%。
实际上,日前财政部公布的收入增长数据已经给财政政策的变动提供了空间。今年上半年我国财政收入34808.19亿元,同比增长33.3%,远高于年初制定的财政收入增长14%的目标。
8月1日起,将部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上调至13%;8月7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印发《汶川地震受灾严重地区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暂行办法》,将受灾区纳入增值税转型改革试点。
相关研究机构也预估结构性扩张财政政策将逐步显露。
中金公司一份宏观经济报告预计,政府将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并逐渐扩大增值税转型至全国,“结构性扩张”的财政政策得以逐步体现。
中金报告还指出,这种结构性扩张政策并非财政全面宽松,理由是财政支出多在下半年,同时下半年财政收入放缓压力较大。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