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经济学家争夺宏观话语权从紧派稍占上风(3)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26日 11:51  经济观察报

  紧缩声音更大

  短期内,CPI压力在减弱,“但是有没有人敢说,下半年的信贷额度和今年原来定的M2增长量的速度放开?我想现在应该还没有人有勇气碰这个。”梁红说。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通胀还可能往上走。

  雷曼兄弟高级经济学家孙明春报告中表示,虽然6月份食品价格回落,但最新的数据显示,南方洪水已经导致食品价格自6月中旬以来出现反弹。而且,燃料和电力价格上调很可能导致7月份CPI通胀反弹。

  从4月份开始,龚方雄观察到虽然食品通胀开始回落,但非食品通胀开始上升。在过去五六年都是维持在1%和1.5%左右,到2008年上半年涨到1.75%,中金公司认为2008全年可能会上升2.3%,2009年达4.3%左右。

  另外,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价格都会上升,CPI继续与PPI自从5月份开始倒挂,到6月份进一步上升到8.8%,这些都会传导给最终消费品。

  不确定的还有能源价格走势和价格改革。

  油价短暂下调,从140美元跌到了125美元,但那位电力企业的负责人说:“此次下降只是前期上涨之后的回调,将来价格肯定会涨,那个时候企业和政府都背不起,肯定要进行价格改革。”

  当6月CPI跌到7.1%,市场有了新憧憬,认为奥运会之后电价和油价会慢慢放开,而中金认为如果国内成品油价格往上调40%,中国2008年通胀会达到7%,2009年会达到7%-8%。

  “如果这时候调控有改变的话,关于通胀的走势要重新估量。”梁红说。

  当然,梁红也认为,政治家总是要对方方面面的意见做出反应。到目前为止,可能有调整的是一些行业政策和出口退税政策,这些政策本来是绝对不应该做的,但是相比之下,作为一种妥协,比放松整体货币政策要好。

  市场仍在等待来自决策层的总基调,经济学家则在等待中强化了宏观话语权。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