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小额贷款公司作为最终进入金融行业的跳板才是诸多企业争夺的焦点
刚才了解了温州小额贷款公司的具体试点办法,我这里也有一份银监会和人民银行联合下发的指导文件,看得出来,金融监管部门从公司设立、资金来源、资金运用,到监督管理,都设立了一道道准入门槛,尤其规定了贷款利率上限不高于国家基准利率的4倍,那么,温州那些习惯于投机炒做,放高利贷的民间资金,愿不愿意通过这种方式走到阳光下来?温州的企业家又怎么看待这次试点?
在这次小额贷款公司的准入条件上明确要求,主发起人必须是当地的名优、骨干企业,门槛较高,可是温州市的众多企业纷纷闻风而动,开始了为有限的16个名额的争夺战。
温州市政府金融办主任张震宇:“从某些县、市、区的领导反映来说,最多的有十来个,有十几个要求办,十几家,少的也有四五家,如果平均按5家,温州也得要有五六十家。”
记者走访了几家明确准备申报的企业,可是由于考虑到没法确定最后的结果,很多企业还怕曝光后,竞争失败后会有损自己的颜面,多数企业选择了拒绝了正面谈论小额贷款公司的事情,在多方联系共通之后,红蜻蜓集团的黄荣新终于同意了在记者的采访。
红蜻蜓集团公司副总裁黄荣新:“作为一个小额贷款一个责任有限公司是最低注册资金不低于5000万元,那么就是股份有限公司是不低于8000万元,这个对于我们自身的能力来说是没问题的。”
在有了资金的后盾之后,黄荣新做主这个选择的还有一个重大的企业战略计划,那就是通过小额贷款公司,使得企业能够从传统的制造业迈向金融产业,获得最大的利益回报。
黄荣新:“制造业毕竟你再做的更大,你投入了更大,那么金融业呢,不存在投入大小的问题,所以说金融这一块应该现在来说,要比我们制造业要好得多。”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其实与黄荣新有着同样想法的企业家还有很多。
中国坤彩企业董事长谢秉坤:“进了这个门以后,我们就可以在下一步,那么看今年的情况,逐步逐步地政策怎么样。”
谢秉坤看重的是未来的发展,拿到牌照,以小额贷款公司作为最终进入金融行业的跳板,这才是诸多企业争夺的焦点,而小额贷款公司本身的利益回报,并不会看得很重。
谢秉坤:“我们看重的不是这个利润回报点,我们看重的是这一点项目的一个未来跟发展,因为它现实地存在着这么一个需求的市场的存在。”
从炒房、炒能源,再到炒股票、炒市场,温州的民间资金的借贷一直游走于法律的边缘,如今小额贷款公司的出现,终于给了这些资金浮出水面的可能,很多不规范的担保公司、典当行也将向“炒钱”的方向迈进。
浙江天白律师事务所主任郑效军:“从最早的过去的炒房后来变成炒煤,包括一些炒油、炒矿,现在发展到炒钱,大家也逐步地认识到,资本运作对企业带来这种商机跟一种高回报的机会。”
郑效军现在是温州一家律师事务所的主任律师,同时,他每年要为20多家从事民间借贷的资金团队提供法律上的服务,对于温州的民间资金有着多年深入的研究,他告诉记者绝大多数从事民间借贷的出资方对于小额贷款公司都表现出了很强的兴趣。
郑效军:“愿望还是很强烈的,做事希望有自己一个合法的一个的途径,合法的一个平台,去赚合法的钱,这是一个普通人很普遍的一个强烈的愿望。”
而与此同时,鉴于自己对民间资金运作的熟知,郑效军对于小额贷款公司未来的发展,保持了谨慎的态度。
郑效军:“它基本上都是在高利率、高回报这个层面上运作的,那么跟小额贷款公司这种运作的这种宗旨,它是有一定的矛盾性的,一个是高的,一个是比较低的,那么就是说原来做高回报、高风险的这种运作一下子降到比较低的这种层面上来讲,估计理念跟经营的方式都会有一定的问题。”
郑效军认为,适应了高利率、高回报的民间资金一时间很难适应低层面的回报,不排除有些公司会有其他的打算。
郑效军:“他们可能认为这个四倍之外是不是还有空间,或者我能不能做到六倍、八倍,企业就把这些希望还是寄托在灰色运作,或者地下运作的这么一个基础之上,这个可能是不是还有一些擦边球可以打。”
郑效军告诉记者,他非常担心这种地上、地下两条运行轨迹的模式会给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带来不利,同时,他认为现有的试点还不足以从根本解决庞大的温州民间资金流动问题。
郑效军:“像小额贷款公司要从量上要放开,第二个从模式上也要放开,不单单是小额贷款公司,包括有一些扶贫合作社,还有一些贷款公司,还有一些村镇银行。”
温州市政府金融办主任张震宇:“小额贷款公司可以加速适当地做好,再往村镇银行去发展,另外一个可以把另外一部分民间资本,可以组成产业投资基金,私募基金,可以对股权进行投资,对项目进行投资,这也是一种主要方法,你单打一的肯定是不行的。”
半小时观察:新办法提高中小企业活力
以前有人说中小企业的优势是船小好掉头,可真正当风浪来临的时候,我们发现最容易在颠簸中散架的,往往也正是这些小船。因为他们的规模小、资金少,稍有风吹草动,套在他们脖子上的资金绳索就会勒得他们喘不过气来。
但我们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些小船在风浪里一艘接一艘地翻沉,中小企业代表着创新的动力和活力,不但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也解决了大量就业问题。为了不使它们因大量失血而亡,当地有关部门想了很多办法,一方面大力发展小额贷款公司,既使中小企业得到了“急救包”,也使民间资金能够被招安成“正规军”;另一方面也鼓励兼并与合作,通过优势互补、股权置换等形式相互扶持着往前走。
然而,对我们来说,仅靠这两个“急救包”显然还不够,小额贷款公司和股权质押毕竟都还只处于试点阶段,数量和规模都不足以帮助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真正解开困扰中小企业的紧箍咒,还需要管理层从税收、信贷、出口等方面,拿出更多的急救药,一边止血,一边输血,帮助他们尽快恢复原气。中小企业是经济的细胞,只要中国经济整体良好,这些细胞也会很快恢复活力。
记者:姜龙飞
摄像:陈艳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