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台商托起越南制造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04日 10:12 财时网-财经时报

  越南是制造业的新兴之地。尽管“越南制造”的真正崛起还需假以时日,但这个人均年龄只有30岁的年轻国家在发展中势必享受到巨大的人口红利

  本报记者 刘鹤翔

  台商成为了越南最重要的境外投资者。截至目前,台商在越南的投资已经超过80亿美元,而大陆企业在越南的投资仅为10多亿美元。越南是制造业的新兴之地。尽管“越南制造”的真正崛起还需假以时日,但这个人均年龄只有30岁的年轻国家在发展中势必享受到巨大的人口红利。

  不必担心越南制造的崛起会损害“中国制造”,当然,尽管比越南高出许多,中国内地仍然是世界上人力成本最低廉的地区之一。接下来的情形应该更符合中国制造的整体愿景,更高的技术含量,更高的附加值。那些单纯依赖低人力成本的产业早该去支持“越南制造”了。

  从大陆到越南

  在越南平阳省的经济开发区,刘忠学觉得自己是个外商。几个月前,他离开福建福州,到平阳的一家台资模具厂当了厂长。十多年前,刘忠学离开湖南老家到福州打工,就一直在台资厂工作。现在,他又一次跟上了台商的步伐。

  越南盾的贬值显然对他的生活没造成多大影响。“我的工资是用美元和人民币结算,平时只要换一点越盾当零花钱。”刘忠学说。他的月薪合人民币近万元,而在越南当地工人的月均工资,仅合五六十美元。“越南现在的发展水平,只相当于大陆的20世纪90年代初期。”

  刘忠学管理的越南工厂生产鞋模,为宝成等台资鞋厂提供配套。制鞋业一直是“中国制造”的代表性行业之一,现在已经有了越来越多的“越南制造”了。这一点,中国的消费者已经有明显感受。现在,当他们翻开耐克或者阿迪达斯的标牌,“产地”一栏写着“越南”的已经很常见。

  从1970年到1990年的20年,是台湾岛内鞋业的黄金时代。但到了1990年以后,台湾鞋厂纷纷迁往大陆。中国大陆三家规模最大的制鞋企业——宝成、清禄、丰泰,都来自台湾。尤其是宝成,这家由台湾教师蔡其瑞在台湾鹿港创办的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已成长为全球最大的运动鞋加工商。但到了近年,宝成在中国大陆的事业发生了引人注目的转向。从2003年开始,宝成集团大举进军计算机行业。当年,宝成和海尔合资,成立了海成(上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同年,宝成还向主机板制造企业精英电脑注资,成立了讯宜国际,帮助精英电脑迅速扩张。而在天津,宝成甚至进入了海水淡化领域。

  投资越南当然也是明智选择。在如今的东莞,鞋厂的人均工资已经接近1500元,相当于越南工人的两倍多。截至2006年年底,宝成集团共有376条生产线,其中大陆为193条,越南为114条。虽然较为高端、复杂的产品仍在中国大陆生产,但宝成已经有1/3的产能来自投资于越南的工厂。尽管越南目前出现了金融风波,但对于投资越南,宝成集团执行总经理蔡乃峰的态度颇为坚决,他认为,越南经济发展过热过快,目前只是出现短期动荡,宝成在越南的扩产计划不会有任何改变。

  制造业转移提速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