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林毅夫:中国粮食安全不是高枕无忧 须有力措施(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30日 13:41  CCTV经济半小时

  林毅夫教授认为,中国主要粮食品种能够自给自足,短期内,国内粮价不会跟随国际价格上涨,但他也担心,中国粮食供应并不是高枕无忧,尤其今年,国内粮食生产形势悄悄发生着一些变化,有利条件在减少,不利因素却在增多,粮食安全存在的隐患,应该引起重视。像我们记者最近在四川,就发现当地一些农田已经被撂荒了。

  今年70岁的李均华老人是四川省武胜县黄角湾村的农民,家里有旱地和水田共四亩半,现在正是农忙的好时节,而李老头这两天并没有插秧,他家的一片地里长满了荒草。

  土地撂荒了6年,家里的农具现在已经长满铁锈,连土地承包合同都有些发霉,老人拿着当地政府发放的每月30元的低保,过着家里有地,还得买粮吃的生活,其实老人有两个儿子,却并没有留在家里种地,都到外省打工去了,对此,李老头心里很不是滋味。

  老人说,儿子觉得在家种地不如外出打工划算,只好让自己家的地这样荒着,对于撂荒的土地,老人也感到非常的无奈,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黄角湾村共有耕地681亩,撂荒21亩,撂荒率3%。而在临近的红星村,土地撂荒更加严重,撂荒率高达21.3%。而在武胜全县,土地撂荒已经不是个别现象,全县撂荒耕地是3.2万亩左右,占全县耕地总面积7.8%。

  近年来,随着农资价格的大幅上涨,农民的生产成本不断提高,耕种的收入不断减少,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外出打打工,致使大面积的耕地被荒废,与此同时,受建筑占用耕地以及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的耕地面积逐年减少,根据《国土资源公报》,2007年全国耕地18.26亿亩,净减少61.01万亩,减幅0.03%,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全国耕地面积正越来越逼近18亿亩“红线。

  国际市场上都在上演粮荒,国内一些农民们却不愿意种地,任由大片良田长出荒草,虽然这些现象,还只是发生在个别地方,但相信每个人看了都会对粮食安全担忧,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粮食生产上的这些漏洞会不会冲击我们的粮食安全?中国的粮食够不够养活中国人?我们离粮食危机有多远?带着这些问题,我们的记者也采访了国家粮食局副局长曾丽瑛。

  记者:“曾局长,您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目前我们国家的粮食库存的情况?”

  国家粮食局副局长曾丽瑛:“粮食库存是一个动态的数量,每年随着收购和销售的展开在变化,库存消费比国际公认的是百份之十七到十八,实际上我们现在国家的库存远远高过这个库存数,这几年供求,从粮食供求是基本平衡的,库存连续几年因为大丰收,所以到年末库存是相对稳定的,从国有粮食的销售量,现在今年不算收购的话,这些粮食,也可以销售一年多。”

  记者:“现在有一种声音认为我们的粮库库存有假,您怎么看待这个声音的?听了这种消息之后,您是否还是对粮食安全充满自信?”

  曾丽瑛:“我对中国能够做到粮食安全还是很自信的,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我们这么几年的抽查的办法,包括我们现在当前掌握的情况,库存帐实是相符的,所以我觉得我们的粮食库存还是真实可靠的,大家应该能放心。”

  记者:“人均的耕地面积在减少,那么耕地对于粮食安全来说,应该是一个隐患,那么对于这种隐患的担忧,您怎么来看待?”

  曾丽瑛:“耕地是在减少,但是从党和国家对这个事情非常重视,18亿这个耕地的红线是不能破(越过)的,这一条确实我们保证我们的产量,粮食安全的一个最根本的保证。”

  记者:“这个十八亿亩的红线耕地,对于我们的十三亿人口的口粮来说意味着什么?”

  曾丽瑛:“18亿亩耕地,至少就是说我们肯定能够保证粮食产量在一万亿斤以上,从我们现在消费水平,我们每年大体上也是一万亿的消费,就是说保证这18亿亩的耕地,它所生产出来的产量,才能够让我们供求基本平衡。”

  曾局长说,中国目前粮食库存充足,库存消费比远远高出国际公认的17%-18%的安全线,并预计,2008年中国粮食播种面积稳中有升,总产量可能保持在一万亿斤左右,其中小麦更有望连续五年增产,在曾丽瑛看来,中国的粮食安全毋庸置疑,而林毅夫教授则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记者:“在目前看来,全球出现了粮食问题,并没有太多地太明显地影响到中国的粮食安全?”

  林毅夫:“对。”

  记者:“在未来五年之内,中国的粮食安全应该是有保证的?”

  林毅夫:“对,我想长期还是会有保证的,因为从来就不会放弃对粮食的重视。”

  记者:“中国的粮食是不是就意味这可以高枕无忧?”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