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粮库里有粮吗(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24日 11:11 南方周末

  更为严峻的是,直到今天,新化乡镇公务员年收入仍旧只有1万元左右,远低于当地民工的打工收入,县城公务员的收入也只有1万多元。

  新化县粮食局副局长周雄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新化县目前每年需要一百多万元用于县级储备。

  这100万元在新化可养100个公务员,但若年复一年花在粮食储备上,一般看不到什么用处。“完全打了水漂,连个浪花也不起。”一位新化粮食系统的职工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那如何应付上级的检查呢?“其实新化县管粮库为中央和省里代储的粮食很多,检查的时候换块牌子,领导看看就过去了。”该职工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

  不过,灾害已经让新化县领导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冰雪灾害出现后不到10天,新化县委常委会就决定,2008年财政将足额拨款,在年内做实县级粮食储备。

  贫困县新化的县级储备没有到位,那么其他县市又如何呢?

  县级储备普遍不足

  据新化县粮食系统人士透露,管辖新化的湖南省娄底市,主城区城镇人口20多万,市级储备粮1万吨。这一储备标准不足市区非农人口3个月的消费量。不只是新化,娄底下辖的4县1区,县级储备也没有到位。

  这种情况在一些经济和财政基础较好的地区也十分严重。地处渤海经济圈的河北保定高碑店市,经济较为发达。2008年4月初,该县粮食局的一位领导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该县自己核定的储备规模同样不到位。而且,这在保定下属的县级市并非孤例。

  在经济发达的东部大省江苏,县级储备不足的问题同样存在。

  南通如皋市一位粮食局官员向南方周末记者透露,在县级储备建立之初,如皋按全市145万、城镇近30万的人口规模,以全部农村人口3个月、城镇人口6个月,每人月均消费22斤成品粮的标准测算发现,如皋需要储备的粮食达10多万吨,将产生巨大的财政负担。而且,即便财政局愿意拨款储备这么多粮食,县国有粮库也根本无法装下这么多粮。

  于是,如皋最后将县级储备规模核减到5万吨。但是,几年后如皋市政府发现,花费巨大的县级储备根本还是派不上用场。于是,实际储备规模再次被减少到2.5万吨,其余的2.5万吨只是用现金储备,并不曾实际购买原粮——也就不用花费收购、保管、轮换的费用。

  如皋市粮食局这位官员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对于县级储备的规模,在中国的四级粮食储备体系建立后,有关文件并未明确清晰规定量化标准。因此,各地根据各自财政状况核定的储备标准之间,差距很大。

  国家粮食局专家组顾问李思恒透露,国务院多次发文,要求粮食产区的县级储备必须保证3个月,粮食消费地区必须保证6个月的县级储备,但实际执行效果并不理想。

  2006年在粮食协会组织下,李思恒参加了对全国三百多个县粮食储备情况的调查,同样发现国家和省级贫困县的粮食储备情况普遍未达到自己核定的储备规模。

  县级储备究竟在整体储备中占多大的比例呢?如果县级储备普遍不足,那中国的粮食储备是否有温总理所表示的1.5亿吨至2亿吨那样庞大的规模呢?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