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中期票据助推直接融资大发展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23日 06:36 金融时报

  随着4月22日铁道部等7家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以招标方式发行了392亿元中期票据,银行间市场诞生了又一创新性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中国债券市场也由此迈入了新纪元。

  参与当日发行的投融资双方普遍反映,中期票据的顺利发行,结束了企业中期直接债务融资工具长期缺失的局面,不仅为企业直接融资开辟了一条新路径,而且减轻了资本市场股权融资压力,同时也有利于降低间接融资比例,降低银行体系的潜在风险,将中国金融市场发展进程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在紧缩货币政策环境下,直接融资比重有望在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的带动下继续扩大。

  中期票据开辟融资新路径

  此次7家企业中期票据闪电发行,与4月12日央行颁布《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管理办法》和15日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推出相关业务规则和指引等7个文件,仅仅相隔一周时间。如此迅速的反应,一方面说明发行人和投资者双方急需该品种的迫切性,另一方面也透视出市场资金充裕,急需一个合适的出口。显然,中期票据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企业中期资金需求,弥补了市场该期限投资品种的缺口。

  市场人士认为,中期票据在为非金融机构开辟了新型直接融资通道之外,极大地丰富了固定收益类证券投资工具,为机构投资者进行资产管理和流动性管理、构建稳定投资组合提供更多的选择,更好地满足各类风险偏好投资者的投资需求。更为重要的是,中期票据丰富了市场的利率期限结构、风险结构及流动性结构,增加了债券市场的层次性和深度,有利于提高市场的弹性以熨平外部冲击带来的波动,对于形成完整的信用债券收益率曲线具有积极作用。而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大力发展债券市场正是我国长期以来推行的政策,中期票据的推出有力地促进了这一政策意图的实现。

  实际上,从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经验看,直接融资比重均大于间接融资,债券市场规模也都大于股票市场。在我国,这两者则是失衡的。业内人士认为,中期票据是管理层为提高直接融资水平,促进资本市场发展,在短期融资券市场运行成功的基础上,将发债期限延长了的信用品种,可以将其看作短期融资券的一个“升级”版本。从国外市场的发展来看,中期票据尽管与商业票据、公司债券存在一定的竞争性,但其发行的灵活性、期限的多样性、定价机制的市场化的优势,更多地填补了其他两类债务工具所没有的金融功能,所以能长期共存。可以说,中期票据的推出将改变我国债券市场发展“缺腿”现象,它同商业票据、公司债券一起必将构成公司债务市场稳定发展的三大支柱。

  提升金融市场的整体效率

  当然,尽管期限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从债权融资工具角度看,中期票据一经推出,就会与企业债、公司债等其他直接债务融资工具展开竞争。兴业银行投行部副总经理肖宇认为,哪个市场对发行人和投资人更有吸引力,哪个市场就发展更快。何况中期票据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权,市场各方完全可以各取所需。这种良性竞争,有利于引导市场参与各方焕发创造性,优化金融资源的配置,从而提升中国金融市场的整体效率。

  尤其是在当前股票市场低迷、信贷从紧的环境下,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充裕,市场对于债券这种固定收益产品的需求在不断上升,而中期票据的推出恰好满足了这一投融资需求,是“双赢”的选择。对发行企业而言,由于中期票据的信用水平主要取决于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资产质量、盈利水平等,那么企业信用品质越高,就可以用更低的成本融资。从投资人角度看,特别是对在银行间市场占绝对多数的商业银行来讲,在从紧货币政策环境下,慎贷动机加强,有加大债券配置需求,而中期票据无疑是高收益品种的又一源泉。农业银行资金营运部研究主管李刚博士表示:“银行从事承销业务不仅可以收取承销费,同时还获得了一个新的投资品种,有助于提高产品收益率。另外,还可利用中期票据构造更加多元化的资产组合以提升投资回报。”当然,中期票据对银行中期贷款客观上具有明显的替代效应,一旦高信用品质的客户转移运用中期票据融资,商业银行就面临着传统资产业务利润受到侵蚀的威胁,从而迫使商业银行进行深刻的转型。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