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一家米厂(2)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19日 09:38 财富时报
走 眼 4月10日,谭海做成了一笔生意。向四川自贡发60吨糯米,成交价格是每斤1.36元。不过这笔生意并不是谭海本人的,而是替朋友代卖。如今这个朋友再也不想做加工生意了,当初他就是赔在糯米上的。 2007年,皂市镇包括谭海在内还有6家稻米加工企业。由于前年的价格看好,很多企业开始做糯米生意。 糯米是一些食品加工企业的原料,销路一直很好,被皂市镇几大加工企业看中,包括谭海的这位朋友。2007年,水稻的价格有所波动,从春天的每斤0.8元涨到秋季的1.1元。但加工成糯米后,每斤能卖到1.8元。每斤7角的差价,对每斤只有几分钱利润的加工行业来说,实在是具有难以抗拒的诱惑力。 2007年下半年开始,各家企业集体疯狂采购水稻,大量的糯米储存在这些企业的仓库中,准备2008年大赚一笔。这次,他们的算盘还是打错了。 2008年,尽管中国CPI保持高位运行,农产品价格几乎都在上涨,唯独水稻价格稳中有降。糯米价格从去年的每斤1.8元一路降到今年的1.26元,期货开始缩水。卖一斤赔一斤。皂市镇仅存的几家企业,除谭海的振兴米业外,终于在这次价格大波动中全部倒闭。 在这里你会发现,包括谭海在内,几乎没有一家企业有电脑。他们大多靠经验、朋友圈子以及电视的新闻报道来判断未来行情。在信息化的时代,这里的商业信息仍比较闭塞。 “必须有钱,才能出手快。但当时我们的钱大部分压在上面了,出不了手,只能看着赔。”一个倒闭的加工企业老板沮丧地说。 谭海庆幸自己没有做糯米加工,近两年只做粳米生意,所以免于一劫。今年,几乎每天都有客户打电话向他要米。但他按兵不动,他有他的担心。 艰难生存 谭海说,他不是不想卖,他怕出意外。 稻米加工作为粮食行业物流中的一环,联系着上游的种植户和下游的米商。以民营为主的稻米加工企业,在这个环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4月14日,国家粮食局在郑州召开粮食问题研讨会。会上,相关官员表示,目前粮食行业发展更为迫切的是粮食流通问题。为了解决粮食行业仓储、加工和中转规模过小、过散的问题,要建立跨省的粮食物流中心,资金主要由企业和地方政府筹集。 “目前粮食系统采取的诸多措施,重点就是要解决好物流问题。”一位粮食行业的专家认为,中国已经具有足够的粮食储备,关键是如何调动和调节。 “我们收购水稻的价格比国有的粮食企业高1角钱。”谭海说,与国有企业竞争靠的就是收购价格和地源优势。在皂市镇,如果谭海的振兴米业公司不收购水稻,农民就要把粮食卖到价格相对便宜的国有粮库,或距离较远的民营加工企业。 谭认为,虽然风险大、利润薄,但只要有足够的资金,他还是看好稻米加工行业。“只要有资金投入,我就可以把大米出手地更快,赚更多的钱。” 资金的短缺使谭海不敢把大量的粳米发出。由于先出货后付款的行规,他不敢轻易把自己手里不多的粮食卖出,以防资金断裂。去银行贷款成功的几率很小,“即使贷给我们了,一年算下来利润大多也被银行的利息抵消了。” 现在谭海每做成一笔大米生意大概需要几十万元到上百万元资金,对于这家注册资本只有200多万的民营企业来说,风险确实很大。 “所以每一笔生意都会十分谨慎。不像国有企业每收购一斤大米有7分钱的补贴,我们没有。上百万的投入,才有几万的利润,不小心不行。” 去年振兴米业花40万元新购进了筛选设备,准备更好地发展。“我还是看好这行,虽然有风险,13亿中国人离不开粮食。”谭海希望有新资本注入,获得更大的发展机会。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