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王岐山首次应战高通胀:要增长也要抑制通胀(3)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17日 10:22 南方周末

  这一决定宣布后,世界哗然,广东省政府乃至中央政府面临着空前巨大的国际压力,很多境外债权人更是大为不满,甚至扬言要状告中国政府。一场事关中国政府信用的危机在全世界蔓延。在此紧急关头,已在金融领域初露锋芒的王岐山被紧急任命为广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

  全世界的金融界都在关注着王岐山,而王岐山深知此次困境非同一般。首先,长期以来,很多外国债权人认为,借给广国投的钱,就是借给广东省政府的钱,应当属于一个国家的“主权债务”,政府最后应当负责偿还。此前,中国政府在处理中国农村发展信托公司破产案时也是优先偿还外国债权人债务的。其次,广国投债务规模之巨,债权人数量之广,前所未有,几乎囊括了当时国际最知名的金融机构,影响极其巨大。如果处理不当,将严重损害中国的国际信用,给中国企业日后的国际融资带来严重消极影响。

  面对复杂形势,王岐山采取了一手硬、一手软、当硬则硬、当软则软的策略和方针。王岐山抵达广东后,一方面,态度坚决地表明“中国政府对广国投破产的处理完全符合国际通行的做法,中国政府不该也不会替广国投还债”,“境外债权人如果愿意打官司,我们将奉陪到底”。

  另一方面,王岐山耐心做好说服工作,向债权人反复解释:“广国投的信用,既不是主权信用,也不是一般的企业信用,这种介于政府和企业之间的过渡信用,可以称为‘窗口公司的信用’,但是,随着中国改革的深化,‘窗口公司信用’的内涵,早已悄悄发生变化,政府背景早已被稀释,接近于零。”而且,中国政府对广国投依法实施破产,正是为了整饬信用环境,严肃金融秩序,真正按商业规则办事,为外资创造更好的金融环境。

  王岐山的努力没有白费,多数欧美债权人最终与王岐山达成了共识。他们认为:广国投的破产说明,中央政府决心严厉处置有问题的金融机构,致力于金融改革,长远来看这将有助于中国防范源于国内的金融风险,对其日后在中国的投资会更加有利。

  2003年2月28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宣布:历时4年的广国投破产案已经审理终结,广国投的破产清偿率为12.52%。至此,这宗建国后最大的国企破产案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王岐山以其过人的胆识和智慧,不仅捍卫了中央政府的立场和威信,也避免了中国政府在国际金融界信用等级的恶化。

  事后,在总结这一“经典案例”时,王岐山把广国投破产案这一重大决策比喻为“揭房顶,开窗户”之举,为全面化解金融风险“杀开了一条血路”。

  SARS中救急首都

  2000年,带着广国投之役的成功经验,声名大噪的王岐山回到了北京,就任国务院体制改革办公室主任。对他而言,重回理论战线的从容或许能使他对实战经验有更多时间进行沉淀和总结。的确,暂时远离“战场”的王岐山从没有被人遗忘。2002年,当海南房地产泡沫完全破灭,正在艰难寻找新生之路的关键时刻,王岐山再次被人记起。

  2002年11月,王岐山来到海南,出任这个距离中国心脏最远的省份的一把手——省委书记。人们希望这位“救火能手”能带着他昔日的“救火”经验,再造海南奇迹。

  然而,命运再次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意外。上任仅仅5个月、刚刚摸清基本省情的王岐山正踌躇满志地谋划海南未来之时,一场发生在几千里之外的“非典型肺炎”(SARS),再次改变了他的人生轨道。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