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电子监管背后:触及部分人的利益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02日 14:14 光明网-光明日报

  企业防伪成本不升反降

  对电子监管码质疑的焦点之一是企业的赋码成本,以及如何避免将这些成本转嫁给消费者。之前,曾有媒体报道称,产品加工企业“目前向国家质检总局方面指定印刷厂购买印刷好的‘电子码’一次30万枚以下,价格是3分/枚”。对此,陈晓颖坦然回应说:“我们公司不卖码。”她认为,如此理解的人对这项新事物缺乏基本了解。

  据陈晓颖介绍,企业入网须经3个步骤:网上申请——购买数字证书——网上核对入网产品信息。每购买一份数字证书,企业需要向中信国检缴纳300元/年的维护费用。凭借数字证书,企业可以在电子监管网上核对入网产品信息,并免费下载电子监管码。为产品赋码的环节并不繁杂,可以印刷条码、然后加贴或直接在包装上印刷,企业可量力而为。“只要有轮转印刷机的印刷厂都可以完成变码印刷,不需要付出额外成本。”

  作为入网企业,燕京矿泉水厂的桶装矿泉水采用印刷条码、然后加贴的方式赋码。燕京矿泉水厂厂长王振忠告诉记者,每瓶桶装矿泉水的赋码成本是2分4厘,而之前使用的防伪封口贴的费用是4分9厘,“企业的防伪成本反而有所降低”。

  “企业是产品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即使通过略微增加企业成本实现质量监管,从而使消费者受益,那也是理所应当的。”质检总局新闻办副主任陈熙同说。

  距离6月1日的入网期限还有两个月,截至2008年3月31日,全国累计入网企业达34613家;累计激活上市企业达6311家,其中包括北京市所有156家已获得市场准入资格的桶装饮用水生产企业。“在进货环节,我们从未遇到产品在赋码之后发生价格浮动的情况。”北京物美商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行销部总监种晓兵告诉记者。

  利益链条是否存在

  政府为什么会委托中信国检来开发、建设电子监管系统?中信国检企业运营部经理金海年认为,该系统涉及国家食品安全的监管,理应由国企承担;同时,中信国检有这个投资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来完成系统开发。

  据他介绍,自2005年试点开始,中信国检已投入几十个亿用于电子监管系统的开发和维护。至于向企业收取的数字证书维护费用,共有两个去向:其一是支付给数字证书的密码管理单位;其二是公司用于密码认证的服务器系统维护。对每个数字证书来说,后者的费用就已超过300元/年。“到现在公司还是贴钱的。”金海年说。

  对于无法回避的投资回报问题,中信国检将通过为产品生产企业提供增值服务来实现。金海年解释说,增值服务包括在查询系统中为企业添加促销信息,或者利用数据库为企业进行市场调研等。“这些服务项目还停留在计划阶段,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推进入网工作。”金海年表示。

  宋明昌认为,在电子监管网的推广过程中出现质疑甚至反对声音很正常,因为监管网“触及部分人的利益”,包括假冒产品生产厂家和部分提供防伪技术的企业,关键是要在实践中检验这项措施是否有利于消费者。

[上一页] [1] [2]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