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新中国第一家破产企业历程(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6日 18:23 新闻晚报

  防爆器材厂门前的花圈

  剑不用,永远不能知其利。

  1985年7月,根据对全市企业的考察,工作组确定了沈阳市防爆器械厂、沈阳市农机三厂、沈阳市五金铸造厂三家企业成为试点。

  “因为是第一次,谁也不敢预见可能发生的最坏情况,所以选了三家规模较小、亏损情况比较严重的集体企业试点。”22年后,韩耀先直言。

  “1985年8月3日,沈阳市政府在政府三楼会议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对这3家企业发布破产倒闭限期整改通告。

  一年的限期整改时间,无疑是这三家企业最为痛苦的阶段,时任沈阳市五金铸造厂厂长周桂英后来回忆说,那一年多里,从上到下,每个人都憋着一股劲儿,工人们连劳保用品都不要了,就想省下每一分钱搞生产……”

  一年后,五金铸造厂和农机三厂成功揭掉帽子。

  1986年8月4日,沈阳市防爆器械厂被宣告破产的第二天,韩耀先陪同一位新华社的记者到防爆厂采访,他看到,已经上了封条的厂门口,一边,挂了一个小小的花圈。工人们三五成群的围在厂门口,有的在哭,哭自己上有老下有小将来可怎么活;有的在骂,骂谁这么缺德整黄了厂子这样的人生孩子也是痴呆。

  一对花圈,送走的是一个有着鲜明计划经济时期特色的防爆器械厂,却也同时给予了中国当时数以万计的国有企业一个可以生死的拐点。当年的12月31日,全国开始试行《破产法》,其蓝本和基础,就是沈阳防爆器械厂破产案。而破产的意义就在于,破产机制带来的竞争效应,是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企业发展动力,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因此得到发挥。破产引进了市场机制,甩掉了多年的包袱,使企业真正步入了市场化的轨道。

  送葬队长与再创业厂长

  1986年8月3日以后,石永阶在家猫了整整半年。当时的外电报道,“石一病不起”,但是后来石永阶却说,他其实没病,或者说,没病得那么严重。“我实在没是脸见人啊!”22年前,尽管已经不再是厂长,但听说厂子破了产,石永阶还是自责的认为,自己对厂子也有责任。家就在厂子旁边,工人都这一个院住着,一出门,就看着一张张沮丧的脸,指着石永阶骂他无能,骂他是败家厂长,把厂子整黄了。

  石永阶不甘心被别人称自己是“无能厂长”,从亲戚家里借了1400元钱,一个老钳工从家里给他凑了100元钱,带着这1500块钱,他跑到旧货市场买了一台旧车床,带领全家人再次干起了防爆。

  为了把事业干大,他专门召集儿子儿媳开了个家庭会议,要求一家人不吃肉,改吃豆腐,以节约日常生活开销,在吃豆腐的过程中,他又琢磨着开起了豆腐坊。

  “我就是想赌一口气,我就是想向别人证明,自己不是无能,厂子的倒闭和老石头儿的无能没有关系。”石永阶的“二次创业”很成功,他现在称得上是中国第一批下岗工人再创业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员。更让石永阶高兴的是,当年厂子破产后曾经指着自己鼻子骂的工人,下岗后自谋职业,做起了生意,后来,经常开着高级轿车来他那儿买豆腐。

  随后十几年的工作里,经韩耀先“送走”的企业超过百家。每一次“送走”一家企业,他改革的念头就会更坚定一点。10年后,当沈阳市一家中型企业宣布破产时,台上台下不再是一片哭声,而是阵阵掌声。弹指一挥间,谁都明白了一个道理,凤凰涅磐,死而后生。

  韩耀先当年制定《关于沈阳市城市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破产倒闭处理试行规定》的书稿原件,在别人看来是种荣誉。但在他看来,不过是历史洪流里的一个必然之举。“没有我,也会是别人,这是改革的脚步,是谁也阻挡不了的进步。”他说。

  【记者手记】

  此前有人将韩耀先比作一尊罗汉,说他面目狰狞、心地慈悲。见了面才发现,这就是一个干干净净、和蔼可亲的老人。

  然而那份凌厉的风范,还是在他一讲起企业破产的话题时,就尽显无余。“没有死,哪有生?”他的声调陡然提高。

  22年了,他老了。多少还是有点不服老,“老石头(指石永阶)都80了,比我还老呢!”他和那些被他给过黄牌、搞破产的企业领导,由“仇人”,成了朋友,没事打个电话还常联系联系。22年,当年再怎么惊心动魄,也终究成了过眼云烟。

  现在,韩耀先的案头放着新的《企业破产法》草案,他抽空总要看看,想想问题,“时代变了,企业破产决不是我们当时做的那么简单,涉及的问题太多了!”他依然为之忧虑,只不过眼神已经不济,需要老花镜的帮忙了。

  《改革开放30年:那些人,那些事》是由扬子晚报和搜狐网发起的全国15家主流报网媒体联动报道,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作者: □辽沈晚报记者 王晓倩

[上一页] [1] [2]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