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思危:能皆如人意 但求无愧我心(3)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0日 11:32 南方周末
成思危:父亲一生自强不息,刚直不屈,爱国不渝,情深不移,对我的影响是不容置疑的。比如,我一直强调多说真话实话,少说空话套话,不说大话假话,我觉得这是一个学者从政的基本理念。当然空话套话一点儿不说可能不现实,但是说了没用,多说真话实话,我确实是本着这样的原则做的。 父亲在我12岁的时候,写了“自强不息”四个字送给我。我对自强不息的解释,就是顺境时不懈怠,逆境时不沉沦。这才是真正的自强不息。“文革”期间,我受了委屈,身处逆境,但我不愿意沉沦,学了好几门外语。烧锅炉的时候,我学了锅炉学,我不愿沉沦,相信总有一天还会有用。但是顺境的时候不懈怠,我认为更难。说实话,像我这个年岁,不学习也照样可以凭经验当领导。我做了十年副委员长,从来没去过北戴河度假。节假日、晚上和周末还要学习和写作。这就是不懈怠,这也是自强不息。 退下是高兴的事情 南方周末:过两天,您就要卸下繁重的政务,离开参政议政的政治舞台,此时此刻,您愉快么? 成思危:15日就要离开了。15日就要选出新的副委员长。官员是暂时的,学者是永恒的。所以从学界出来再回到学界,对我来说没有任何失落感。我现在退出来回到学术工作中,对我来说是很自然的事情,某种程度是很高兴的事情。 南方周末:我是否可以用如释重负这个词,来描绘您此时此刻的心情? 成思危:人生有两个阶段,一个阶段要做你必须做的事,坚守你的责任,比如你当了人大副委员长,你就不能不管工作纯粹搞学术。退下来,就可以转入另一个阶段,做我喜欢做的事情。搞学术研究是我的爱好,我愿意重新回到学术工作中。所以,我有一种从做我必须要做的事,转向做我喜欢做的事的喜悦。从这一点说,可以说是如释重负。把我从职务的责任中解脱出来。但是对社会,我还有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只是不同于职务给我的压力。 南方周末:16岁那年,您提着一个包,离开香港回到内地,回头想想,究竟是什么力量鼓舞你做出这样的选择? 成思危:你们没有生活在那个时代,那个时代是中国一个大转折的时代,当时很多年轻人,不单我,都对新中国充满希望,都心怀理想,离开家庭,来到内地,这是当时的潮流。我当时在香港上了进步的学校,受到左翼作家巴金等人的影响,就秘密参加了青年团,抱着一种报国的思想回来了。这也许是一种年轻的冲动。 南方周末:反观您参政议政之路,您认为,您是一个政治家还是一介报国的书生? 成思危:回顾我这一生,有三个转折点。一个转折点是16岁从香港一个人回到了内地,走上报国之路。第二个转折点是1981年到美国改行学经济管理,拓宽了我的专业领域,从科技兴国转向管理兴国。第三个转折点就是1995年参加民建,走上了从政的道路。所以简单地说就这么三个转折点。 应该说,我是一个学者型的政治家。我既然从政,就不能脱离政治,我到国外演讲,就要维护国家的利益。在国内立法的时候,也要考虑到政治因素。我是一个政治家,但我曾努力做一个学者型的政治家,要用学术研究来支持我的政治活动。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