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两会采访杂记:倾听中国进步的蛩音(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9日 04:06 中国经济时报

  大部制改革有待深入

  说到此次政府机构改革方案,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及会外的专家、民众在充分肯定其基本体现了精简、统一、效能原则的同时,也表现出了希望继续改革的期待。

  此番机构改革的力度之所以未能如人们想象的那样大,在改革时机、条件是否具备等纷繁复杂的原因中,现存部门既得利益的掣肘和杯葛无疑是最关键的因素之一。随着市场经济导致的利益群体分化,必须寻找一个各阶层都能够充分表达利益及在政治上发挥作用的民主形式来捍卫公平、提升效率。记者以为,这样的民主形式其实就是:首先,扩大改革的透明度,扩大公民对改革全过程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用民意的巨大力量遏制既得部门利益的冲动和阻挠,使改革者的良好意图在民意的强大支持下得以顺利实施。只有制度化地形成权利对权力的有效制约,才能避免权力对权利的捉弄。其次,让权力与权力相制衡,让利益与利益相竞争。形成不同权力和利益集团的多元制衡格局,是遏制某些部门利益膨胀乃至失控的有效途径。

  “皓首老记”

  3月13日下午,政协会议进行主席、副主席及常委的选举时,记者在人民大会堂二楼记者席碰见了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年同行,姑且尊之为“皓首老记”。据笔者目测,该前辈年龄至少在65岁开外,即便是做中国正部长级的高干,也早已到了退休的年龄。“皓首老记”身体看上去并不是很健硕,精神也并不是很矍铄,步履也未见轻捷,犹背一大包,手持相机,挤在一帮身强力壮的后生同行中间,奔跑着、拥搡着出出进进,抢位、抓拍,令笔者感佩良久。

  恍惚从证件上看见他是来自香港的某家媒体。因忙于观察选情、聆听唱票之声,记者本想等选举结束后再采访一下这位可敬的老前辈,可稍一转眼,“皓首老记”已然不见踪影,想必他又奔波至别处抢位抓拍去了。

  每每见海外的新闻同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他们或与新闻一起奔波于途,或以“曾经沧海”的深邃和睿智,洞察新闻于纸背,向读者(或观众、听众)呈现出他们的智慧、洞见和良知。这种敬业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位从业者学习。

[上一页] [1] [2]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