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财经 > > 正文
孙健君讲了一个故事来佐证自己的想法。有一次他去美国,正好赶上《泰坦尼克号》在做后期。环球电影公司的老板请了很多目标观众群体在几个小放映室观看影片,并告诉老孙:“电影放完之后,门打开的那一刻就能预知这部片子未来的票房。”结果,门开了,所有女孩都哭红了眼睛。环球老板开心地说:“电影肯定能卖钱!”
孙健君非常清楚他的目标定位在哪里,他描述那些人是:喝着可乐捧着爆米花的年轻人。他认为,能够赚钱的电影,有市场价值的电影是值得媒体和大众尊重的。
我是运营电影的
当被问到“鉴于你在这两部电影中的运营和经营能力,会不会有人拿着拍好的电影给你,让你帮他卖”时,孙健君说:“我不会,我不是卖电影的,我是运营电影的。不是每部电影都具备商业价值,我的电影是要根据市场来运作的。”
《命运呼叫转移》的电影后期剪辑是他亲自完成的。孙健君认为,他必须让电影中的每一个人物、每一个场景都能适合商业化的运作规律。即使是电影的艺术性,同样也要为商业化运作服务。他不允许任何一个优秀的导演将电影引向纯艺术的道路。
对于电影运营,孙健君的理解是,在一个开放的、多元的、多功能的平台上,让各种各样的可能性接轨并融合,让大家都有贡献,并都有所得。实际上,“呼叫转移”系列的两部电影,是派格太合资源整合能力的一次大胆尝试。
在《命运呼叫转移》的前期制作和后期运作中,囊括了新浪网、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中影集团、中国移动等中国传媒界巨头。一部《命运呼叫转移》把众多行业捆绑在了一起,最后结果就是,“出书的出书了、做碟的做碟了、卖手机的卖手机了。运营商的品牌得到扩张,电视台既有了好看的节目,又有报道,大家各得其所。”
在派格内部,运营电影的一群人中,有人曾经运作过书,有人运作过网络,有人运作过无线,还有人运作过音乐,并没有哪个人曾经运营过电影。
老孙说,就是这群来自各个行业看似与电影毫无关系的人,给电影的运作加入了各种各样的新鲜元素,从而将电影盘活,而且在每一个领域都能实现商业利润的最大化。《爱情呼叫转移》直到今天,依然每天在互联网和无线上还有着不错的收入。
当产业傍上电影
“呼叫转移”系列的两部电影制作中采取植入式广告的模式,只是运用了好莱坞惯用的一点伎俩,却恰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早在孙健君之前,电影当中的植入式广告,中国电影人已经开始借鉴好莱坞的惯用模式,并且冯小刚在其电影《天下无贼》中取得成功。不过,像孙健君做的这么彻底的,只有他一个人。
产业和电影这种完全商业化的联姻中,是产业的发展影响了电影的内容和制作方式?还是电影的发展影响了品牌传播和营销的方式?
孙健君认为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除了在产品、软性广告和政府公关之外,需要通过新的媒介方式,向公众传达企业理念和价值观,而电影作为一切娱乐的核心与旗帜,恰好能够为企业提供这样一个传播途径。
在影片中,中国移动试图借助电影向观众传达这样一个理念:中国移动是可信赖的、中国移动是人们向往的一切美好和善良的精神。影片通过人物、情节、画面、音乐等各种电影元素,实现了中国移动的诉求。
所以,孙健君认为,产业傍上电影是聪明人的选择,是四两拨千斤。而电影傍上产业,是继生硬产品植入后,电影商业化运作的更高级的阶段。
《命运呼叫转移》的成功已经让国内的一些大公司开始跃跃欲试,纷纷向老孙抛出橄榄枝。不过,由于最初的合作对象已经是中国移动这样的品牌“大腕”,孙健君坦言这让自己在寻找其他合作方时更为慎重,因为合作双方关于植入的理念必须达到共识,倘若对方的观念还停留在硬性产品植入层面,势必会给电影后期运营带来很大的困扰。
目前,他认为傍上中移动这个大腕,让他省心很多。-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