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孙健君:当产业傍上电影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4日 13:25  财经时报

  孙健君:当产业傍上电影

   本报记者 刘慧

   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除了在产品、软性广告和政府公关之外,需要通过新的媒介方式,向公众传达企业理念和价值观,而电影作为一切娱乐的核心与旗帜,恰好能够为企业提供这样一个传播途径  

  为一个公司的宣传效应而拍电影,还要在市场上卖出几千万票房,这可能吗?

  派格太合环球传媒公司总裁孙健君的答案是可能。就像007中频繁出现的宝马汽车、索尼电脑,孙健君制作并运营的电影“呼叫转移”系列,就是在讲中国移动(0941.HK)的服务改变各色人等命运的故事。

  孙健君为一个企业拍商业电影的做法,甚至走在谙熟商业运营规则的好莱坞制作人前面。眼下,他的“呼叫转移”系列的第三部已经敲定剧本,电影正在筹拍之中,这次的合作方,仍然是中国移动。

  孙健君爱看伍迪·艾伦的艺术电影,但现实中,他试图探索出中国电影商业化运作的可行性。

  中国电影穷困潦倒

  在他亲自设计的红色办公室,老孙向记者伸出手:“感谢媒体关注穷困潦倒的中国电影。”在派格太合,孙健君愿意他的员工叫他“老孙”。

  孙健君向媒体记者哭穷,有可能会遭到其他电影人的白眼。他的《命运呼叫转移》票房收入为3700万元人民币,创造了2007年贺岁档的一个不小的奇迹。尤其该影片的商业植入成功运用,让其他电影人小吃了一惊。

  2007年,内地上演的电影中,票房过亿元的有五六部;票房过三千万元的不足十部;过一千万元的有二十多部。上亿的纯国产影片只有《集结号》一部,《命运呼叫转移》是国产电影票房的第二名。

  这样的数字,在孙健君看来,“实在太可怜了”。有公开资料称,中国电影的全年流水为30亿元人民币,这样的数字抵不过中国移动一个省一年的利润。

  最让老孙心酸的是,30亿元的流水中,利润为零。

  在孙健君看来,中国电影人“挖坑的人多,打井的人少。一夜风情的人多,负责任的父母少”。他将这种现象戏谑地比喻为“一铲子下去就是一个蛋,但是蛋却没有人孵”。缺少商业孵化和市场化的运作,导致中国电影产业呈现倒三角状:电影每年都有几百部的产量,能够进电影院的只有几十部,而真正赚钱的只有几部。

  眼下,孙健君就想做一个打井人。

  我卖的是可乐

  “如果说品味,我自认为我的品味不错,我喜欢伍迪·艾伦的影片。但是,目前,中国电影这么不景气,基数那么小,本身大众就变成窄众了,你还做窄众?目前的中国电影人不能完全将自己品味和倾向放进电影制作本身。”

  基于多年电视节目的制作经验,孙健君每天都在关注观众的心理,琢磨观众喜欢什么样的内容,以及通过何种形式表现出来更容易被大众接受。

  “有人喜欢法国红酒,有人喜欢可乐,法国红酒很贵,可乐很便宜,但是可乐的受众群体永远比法国红大,销量远超红酒。”这就是孙健君的理论。

  每次孙健君请媒体人士看电影,总要事先声明:“我的电影本来就是不登大雅之堂,就是一碗馄饨面,是大众快速消费品,吃完之后抹抹嘴走人,不是给你们准备的,大家别抱太高期望。”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查看该分类所有股票行情行业个股行情一览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