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26位专家狙击氢动力被指是从利益出发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9日 13:41 中国经营报

  作者:周远征 薛凌

  “我现在已经退下来了,不站在任何学校、部门的利益上超脱地说这些事情。”3月4日,原全国清洁汽车领导办公室专家组组长,现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监理咨询专家组组长王秉刚对本报记者说,“确实有些部门和专家从利益出发,支持这个反对那个,这会危及到国家战略。”

  全国两会前夕,由26位海内外专家掀起的新能源“上书门”事件,引起各届强烈关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说:“选择两会前夕抛出这个观念,这些专家不简单啊!”

  硝烟四起

  春节刚刚结束,石油价格沾着喜气一路攀升冲到100美元/桶以上。一直致力于电动车研究的江苏省常熟市合众环保能源技术研究所的沙永康却暗暗高兴:油价高企,新能源汽车热潮会来得更猛烈。然而,一通急促的电话让他寒意陡生。

  一位北京的媒体朋友在电话里告诉他,国内一批知名专家联名上书反对氢动力的研究。难道这意味着国家发展新能源的风向要变?

  这份由26名专家联名的《开发车用动力技术,尽快减轻交通能源压力的建议》,其实在2007年3月已经递交给有关部门,今年春节之后才被媒体披露出来。该建议中明确写道:“在大容量蓄电池和能大量生产的燃料电池没有重大突破之前,汽车工业不应参与前途尚不明朗的电动汽车或燃料电池汽车的研发工作。”一位专家告诉记者:“这是近年来最明确反对开发氢动力的声音。”

  沙永康用心研究了上书专家的名单后认为:“这些上书的专家,其实就是中国内燃机领域的专家,他们这样做无非是想获得国家对内燃机的重视。”记者掌握的事实也是如此。这个由国内外内燃机领域专家组成的团队被业界称为“26人团”。

  成员包括:中国内燃机学会名誉理事长、前西安交通大学校长蒋明德教授,中国内燃机学会副理事长、前天津大学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苏万华教授,以及上汽总公司高级技术总顾问、原福特汽车高级技术专家杨嘉林博士等。他们认为:在能源紧缺、汽车动力技术对国家经济和能源安全如此重要的情况下,过去20年来,国内汽车工业放弃了对乘用车动力系统的开发,完全依靠合资从国外引进产品图纸和生产技术。近年来开始重视自主开发,但往往仅注重汽车发动机产品的设计能力,并未真正重视对燃油动力技术的开发。杨嘉林博士则更明确地表示:“很多人误以为使用氢气就能解决交通能源问题,于是无论打着‘氢能源’旗号做什么事、要多少研发资源、花费高达数十亿元都是合理的。但是这种态度是不严谨的。”

  然而,对于这些指责,沙永康却认为,新能源的发展不能仅仅着眼于现在,更应该着眼于未来。而一直以来不愿意对外界发表评论、1999年就担任全国清洁汽车领导小组办公室专家组组长的王秉刚说:“这么多年来,确实有些专家借着舆论来鼓吹自己研究领域的东西,排斥其他的东西。”

  企业反击

  战斗已经打响,专家们的争论果然影响到两会代表、委员的观点。

  隔岸观火不是尹家绪的风格。全国人大代表、兵装集团副总经理、长安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家绪曾多次在人大会上提交议案,呼吁国家加大对新能源开发的支持力度。他明确表示:“国家应加大新能源技术开发的投入,促进新能源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逐步摆脱对国外技术的依赖。”

  在他看来,“26人团”指责国家对氢动力研发投入过多的观点其实并不成立。据长安汽车有限公司项目总监任勇说,“十五”期间,科技部投入新能源汽车的科研经费是8.8亿元,按照科技部、地方、企业1:1:1配套的方式,长安汽车在“十五”期间承担了比较重的研发任务,却只得到科技部1900万元的资金。

  而“十一五”期间,国家投入新能源项目的资金只有20亿元,是按照科技部和企业1:9,甚至1:10的比例投入。外界指责企业为了圈钱才去搞科研的说法被任勇嗤之以鼻。“企业搞新能源根本不敢盲目,我们现在是混合动力、氢动力都在推进,一个是产业化项目,一个是研究性项目。”

  任勇认为,产业化项目就是指目前长安已经下线的混合动力轿车,这种项目相对来说要简单一些,能够很快实现产业化。“但一个大集团,在产业化推进的同时必须要考虑未来的产品,像氢动力,长安就把它当做研究性项目,一旦氢的来源问题有了突破,我们要保证能够拿出产品来。”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