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中央财政超收主要办民生大事 (图)(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8日 11:48 东方早报

  

中央财政超收主要办民生大事(图)(2)

中央财政超收主要办民生大事 赵佳峰 制图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话题二 百姓如何增收

  百姓收入增幅不及企业利润增幅1/3

  我国采取的提高居民收入、促进居民消费的措施开始发挥作用。早报记者 鲁海涛 实习生 曹磊 图

  据新华社北京3月7日电(记者王优玲 周英峰 刘铮)收入分配,关乎民生。对于如何将经济发展成果合理分配到百姓手中,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纷纷建言献策。

  党的十七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凸显“公平”在收入分配中的重要性。

  统计数据显示,2002年至2006年,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6%,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3%,而同期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9.6%。“这说明整个GDP的国民收入分配向企业利润和国家财政集中度提高了,分给老百姓的份额不断下降。”全国人大代表赵湘平说。

  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介绍,2007年政府财政收入的增幅为32.4%,企业利润增幅为36.7%,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幅只有12.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幅只有9.5%。

  “劳动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比重不断下降,而且已经降到警戒线了。”赵湘平说。同时,不同地区、行业和企业之间,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工资涨幅跟不上物价涨幅。在这种背景下,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关键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劳动保障厅副厅长刘家强说,经济快速发展,工资相应增长,这样才是良性循环。工资增长应当与经济发展和企业效益、财政收入增长联动,这样百姓才能不断分享到经济发展的红利。

  赵湘平说,我国应尽快出台工资收入管理条例,根据当年GDP情况和物价上涨情况决定工资增长的上限、下限及平均线,并对企业的利润分配和劳动成本所占比重作出规定。此外,适当调整国家财政所占比重也有必要。

  近期,国家正采取多项举措来缩小收入差距:建立职工收入正常增长机制,提高个税起征点,退休人员养老金将连涨3年,让更多人拥有财产性收入……

  财政部副部长王军说,在和谐社会建设中贯彻发展成果“全民共享”,最紧要的是以民生为核心,逐步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共服务体系,致力于解决就业、医疗、住房、教育以及社会保障等诸多民生问题,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声音 增加居民收入刺激消费

  据新华社电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提请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查的计划草案报告,2007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首次超过投资。参加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和有关专家认为,应通过增加居民收入,继续推动消费需求的增长。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认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7年来首次超过投资,显示出我国采取的提高居民收入、促进居民消费的措施开始发挥作用。

  消费、投资、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多年来,我国经济一直在谋求转变发展方式,希望经济实现消费、投资和出口协调拉动,而不是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

  来自湖南省的赵湘平代表说,我国多年来存在“高投资、低消费、高出口”的经济结构失衡问题,根本原因在于国民收入分配过多倾向于政府部门和企业部门,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持续下降。

  收入水平提高是消费需求增长的前提条件。2007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12.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9.5%。与此同时,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89210亿元,增长16.8%。王一鸣认为,尽管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7年来首次超过投资,但我国总消费率仍处于历史低位,距政府期望还有很大距离。

  全国人大代表向文波说,目前我国内需还是有一些乏力,经济还是很大程度上依赖出口拉动和投资拉动。如何培育国内市场、扩大内需是经济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要继续扩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必须进一步调整收入分配制度,使老百姓更多地分享到经济发展的成果。”赵湘平代表说。

  话题三 富人如何纳税

  个税征收就是要“照顾”富人

  据新华社北京3月7日电(记者周英峰 刘铮 王优玲)城乡差距、行业差距、阶层差距、地区差距……近年来我国收入分配格局基本未变,但收入差距呈扩大之势,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参加两会的部分代表委员纷纷把脉,为缩小收入差距开出自己的“药方”。让农村劳力“流动”起来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认为,解决城乡收入差距的根本出路是让农村劳动力流动起来。一部分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留下的人和外出的人的收入都会提高,这样才能逐渐缩小与城市差距。但受户籍制度、务工收益等现实因素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意愿目前并不是很高。

  目前,工资性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据了解,公安部等14个部委正在积极协商户籍改革,目标是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放宽户口迁移限制,引导人口的合理有序流动。让个税征收“照顾”富人

  国家发展改革委去年发布的《2006年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年度报告》显示,2000年至2005年,城镇居民中10%最高收入组与10%最低收入组的收入之比从4.6倍上升到9.2倍。

  长期关注收入分配问题的浙江省宗庆后代表说,我国近年来个人所得税收入连年高比例增长。工薪阶层是个税征税主体,税负过重使工薪阶层收入增长过慢。初次分配应向中低收入者倾斜,建议进一步提高个税起征点,减少个税税率,提高工薪阶层实际收入水平。

  3月1日起,个税起征点从每月1600元提高到每月2000元。国家税务总局局长肖捷去年底表示,今后将加强对高收入者的个人所得税征管,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的形势。让垄断行业工资趋合理

  中国劳动学会去年公布的数据显示,2002年至2006年,全国在岗职工工资连续4年两位数增长,但不同行业之间收入差距不尽合理。2000年,行业最高人均工资水平是行业最低人均工资水平的2.63倍,2005年增加到4.88倍。

  中国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执行院长牛立文委员认为,垄断是造成当前收入分配悬殊的重要原因。国家对垄断企业要拿出硬办法,使用约束性指标,设定最高工资标准。对于企业内部的分配问题,政府不便直接干预,但可以充分发挥税收的二次调节作用。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国家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同时,还将改革国有企业工资总额管理办法,加强对垄断企业工资监管。用政策助欠发达地区发展当前,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也愈加明显。以青海省为例,虽然经济连续7年实现两位数增长,但2007年与2002年相比,地区生产总值、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全国的排位分别下降了18位、4位和1位。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厅长赵湘平认为,不同地区之间分配差距扩大是事实。以湖南省为例,工资最高的市和工资最低的市,工资差了1.8倍。这种差距,主要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造成的,国家应加大投入推动欠发达地区发展。

  根据政府工作报告,2008年国家将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声音 女首富张茵答辩:高税率影响白领为国服务

  早报讯 全国政协委员、曾经的中国女首富张茵日前做客新浪财经。在本届两会上,她分别提出了取消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免税进口利于节能减排的高效设备和降低个税税率三份议案。作为富豪阶层的代表,张茵提出了降低个税税率的提案,尤其引人关注。

  主持人:您感觉这三个提案当中,哪一个可操作性比较强?

  张茵:我觉得每一个都有它的操作性。我觉得《劳动合同法》也需要大家多提一些建议给国家参考;环保来讲,国家2006、2007年的力度非常大,当然从我们企业角度上,想能在环保“十一五”规划实现当中去做一些什么;所得税方面,我希望我们具有全球竞争能力,中国有一个非常好的营商环境,经济非常有潜力的,也是发展中国家,在这种环境下,我们的最高累进税率是45%,是高税收。当然其他国家不是没有,美国是35%,欧洲大部分是45%,我想我们能不能低5%到10%,希望国际上有实力的企业家们以及白领阶层都愿意到中国服务。

  主持人:您觉得当前的税制对于中国平抑贫富差距,到底是合适的呢?还是不合适?

  张茵:我觉得这个税的话,不是贫富差距的问题。实际上我国的税率偏高,建议可以考虑降到30%~35%。按现有45%的税率,国家可能因为10%,赚不到那35%。

  主持人:现在有没有哪些企业家在底下聊天的时候跟您说,说您这个不错,会支持您这个提案?

  张茵:这个就不要去讲,到时候我们会去联名的。

[上一页] [1] [2]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