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治本:“三年见效”的有力保障(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8日 06:05 金融时报

  

  <日期>=2008/3/8

  <版次>=4

  <来源>=金融时报

  <栏目>=

  <标题>=代表委员: 关注灾害暴露出的能源问题

  <作者>=记者 庞东梅

  <安全级别>=3

  <摘要>=

  <关键词>=

  <图片>=

  <正文>=  

  南方冰雪灾害暴露出的诸多问题成为今年两会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建立自然灾害预警应急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各种声音不断涌现。其中,关于能源领域出现的问题引发了许多代表委员的讨论。

  “能源结构”与“自然灾害”这两个词语在代表委员的发言以及提案、议案中经常同时出现。从中可以看出,此次自然灾害暴露出我国能源结构的缺陷已经成为共识,呼吁尽快改变现有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的呼声也日渐加强。正如政协委员杨岐所言,“今年年初我国南方遭遇雨雪和冰冻灾害,交通运输困难,电煤供应紧张,我国严重依赖煤炭的能源结构,已影响经济社会发展,这种结构应尽快改变。”

  近年来,我国虽然大力发展除火电之外的其他能源,比如水电、风能、太阳能、核能等,并且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以煤炭为主的火电仍然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正是现有不合理的能源结构,导致了在突发的自然灾害面前,一旦煤炭储备和运输出现问题,就会造成受灾地区的电力运行紧张,影响工业生产和百姓生活。由此,一些代表委员再度呼吁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进一步优化我国的能源结构。杨岐建议,国家要支持在中西部建设内陆核电站。全国人大代表张大卫根据本省的情况也提出在河南发展核电站,这两位代表委员的想法可谓不谋而合。政协委员刘汉元也表示,有必要将太阳能作为我国能源安全供应体系中最具战略意义的替代能源并给予相应的重视。除了代表委员的强烈呼吁之外,我国政府也早已意识到加快调整能源结构的迫切性。据报道,国家电监会主席尤权在列席贵州团讨论会时透露,在条件成熟时将实施水电和火电同价政策,以鼓励水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南方冰雪灾害也暴露出我国能源供给保障体系还存在薄弱环节,如果不加以改善,甚至可能威胁到我国的能源安全。因此,这次灾害也给人们提了一个醒,那就是要加快研究国家的能源安全战略,完善能源供给保障体系。我国能源分布具有不均衡的特点。就拿煤炭来讲,我国煤炭主要产地在北方,南方以煤炭为主的火电厂大多依靠长距离运输才能保证燃料供给,一旦运输出现问题,像此次冰雪灾害,结果就不堪设想。另外我国的电厂煤炭储备体制还存在着许多问题,煤炭储备在突发自然灾害面前显得力不从心。这次突发事件反映出,加强能源储备体系建设和能源运输保障机制的重要性。代表委员们对此也是各抒己见。政协委员黄其励从电力领域入手,建议从应对灾害的角度研究电力系统规划,包括电源、电网乃至煤、运的优化配置以及区域大电网、重要城市电网和分布式电源的有机协调。全国人大代表薛继连认为国家应尽快建立能源保障机制。他建议应尽快建立能源运输专用线、专用码头。

  我国现有的煤电联动机制,也成为代表委员关注的问题。由于煤炭、电力改革不同步,“市场煤”和“计划电”的矛盾导致每年在电煤衔接供需会上都上演煤炭企业和发电厂之间的角力。虽然国家实行了煤电联动机制,但是从目前运行的情况来看,煤电联动机制下电煤价格的主动权还在煤炭企业。近年来,煤炭价格的上涨导致发电行业成本不断攀升,而电价一直受到政府的严格管制,出于百姓对电价调整的敏感,政府对上调电价极为谨慎,煤炭价格上涨的成本基本由电力企业承担。煤电联动机制的市场化道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针对这种情况,政协委员李小琳建议国家加快建立合理的煤电联营机制。她认为,国家应有一部统一的能源大法,在能源机制上尽快理顺,使煤价、电价都能进入良性循环机制。

  突发自然灾害在能源领域造成了重大的损失,但是代表委员的发言中透露出这样的信息:对这场自然灾害的反思,将推动我国进一步解决能源领域的问题,推进能源领域的各项改革。

[上一页] [1] [2]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