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法治之痛 7位企业家命运沉浮与30年经济法制变迁(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5日 14:03 《法人》

  智者生存

  我们注意到,在转轨时期为企业谋取生存发展空间的过程中,尤其是在一个权力支配资源的特定环境下,任何一个企业家都难免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

  改革开放30年,我们看到太多的企业家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倒下,但是我们还是看到柳传志、张瑞敏、汪海、王石等人不仅活下来了,而且事业仍然很坚挺。

  柳传志说,对于他那一代企业家,要想把企业办好,不踩红线是活不下去的,不能一点不踩,但是也不能踩多了。把握打“擦边球”的平衡对于那个年代的企业家是很要命的事。

  柳传志的话很简单,但极其经典。

  柳传志的不败,因为他掌握了“平衡”二字,在体制之内他掌握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的平衡;投入商海,他掌握政商平衡。

  不能说他有多么睿智,而是他清楚自己的角色、定位。

  如今,柳传志的这种说法,现在仍然是商人处世的“生存法则”。

  有些企业家在倒下去的那一刻,还不明白自己究竟是怎么垮的。

  有一点在局外人看来很清楚:他们的企业基因与社会基因没有形成有效的对接与融合。

  倒下的企业家,论实力、论个性,他们也许比柳传志、张瑞敏强一千倍,但他们的功力差就差在没把握好企业与社会的平衡,没能把握好每一次经济转轨时期政商关系的协调相处,忽视了中国几千年来形成的商业环境。

  中国的企业家群体是到了反思的时候了:除了在商言商,遵守商道之外,还能做什么?

  我们认为,企业家不仅要顺应历史的潮流,把自己的企业做强做精,还要积极地学习,提高自我素质,主动投入到企业生存所依赖的社会环境,融入眼前所处的时代。

  因为,我们需要有理性的社会,更需要智慧的企业家。

[上一页] [1] [2]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