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胡晓炼:采取综合措施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5日 10:41 《中国金融》

  ——访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胡晓炼

  - 本刊记者 林铁钢

  记者:感谢胡晓炼局长接受《中国金融》杂志的采访。国际收支平衡问题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各项外汇政策和外汇管理措施备受国内外关注。首先请您介绍一下近年来国家外汇管理部门在践行科学发展观、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方面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胡晓炼:近年来,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保持增长较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的同时,持续大额顺差形成的国际收支不平衡矛盾依然突出。外汇管理部门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的部署,进一步便利境内机构、个人持有和使用外汇,严格外汇资金流入与结汇监管,改善外汇管理,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出台了一揽子促平衡的外汇管理政策措施。取消经常项目外汇账户限额,允许境内机构根据经营需要自行保留经常项目外汇收入;整合出口加工区、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外汇管理政策,消除在经常项目外汇账户开立、购汇与结汇等方面与区外政策的差距;放宽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投资主体、投资品种、投资市场及购汇限制,允许符合条件的信托公司开展受托境外理财业务;建立异常外汇资金流动监管协调机制,制定协调机制非现场监测指标,组织有关部门协查和依法处理境外资金非法流入案件;健全国际收支申报数据核查制度,积极进行外汇基础数据整合。

  进一步便利境内机构和个人外汇收支活动。 2007年2月1日起实施了《个人外汇管理办法》,将个人年度购汇总额提高至5万美元,同时整合了 47项个人外汇管理法规,废止了16项,进一步规范和便利了银行及个人的外汇业务操作。2007年全年个人购汇42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近3倍,其中购汇用于投资的比重从上年的2%大幅上升到37%。批准符合条件的企业财务公司内部结售汇业务试点。基本完成进出口核销制度改革配套法规的制定,拟定服务贸易外汇管理改革试点方案。在渤海银行试点结售汇双向头寸管理。取消通过境外机构进行债务项下保值业务审批。

  进一步拓宽资本流出渠道。全面下放境外直接投资审批权限,大力支持企业“走出去”。全年境外直接投资项下共汇出外汇108.2亿美元,增长32%。推进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境外金融投资,到2007年年末共有50家商业银行、基金公司和保险公司获得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资格,累计批准投资额度645亿美元,实际汇出353亿美元,其中仅2007年9~12月就汇出261亿美元。继续完善境外放款管理,在个别地区试行民营企业境外放款,批准6家民营企业境外放款额度共计1646万美元,实际汇出1010万美元,得到试点地区政府及民营企业的高度评价。

  继续加强外汇市场建设。扩大非银行金融机构和非金融企业进入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新引进1家做市商,包括两家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内的15家即期会员和10家远期会员进入银行间外汇市场。丰富交易品种和业务范围,推出银行间市场人民币外汇货币掉期业务,修订人民币外汇衍生产品主协议。运行新一代外汇交易系统,正式上线交易人民币外汇即期、远期和掉期。改进即期结售汇业务市场准入管理,制定银行黄金交易敞口的管理方式。允许外币代兑机构为境外个人办理限额内的人民币现钞兑回业务,并自行制定挂牌价格。

  严格外汇资金流入和结汇管理。加强对“ 关注企业”的动态监管,监控多收汇企业的货物贸易外汇收支行为。分阶段调减金融机构短期外债指标,抑制短期外债过快增长。加强对房地产外商投资企业审批和登记管理,限制返程投资设立或并购房地产企业,严格限制外资房地产企业借用外债。先后开展了10省市和21省市外汇资金流入与结汇检查、银行自身收结汇专项检查、银行短期外债专项检查等7项检查和调查。加大对地下钱庄和非法买卖外汇等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成功破获深圳“杜氏” 等52个地下钱庄和非法买卖外汇案件,共捣毁地下钱庄及外汇非法交易窝点30多个,抓获外汇非法交易分子180多名,总涉案金额100多亿元人民币。

  完善外汇储备经营管理。2007年,美国爆发次级按揭贷款危机引发国际金融市场震荡,外汇储备投资面临的挑战进一步加大。我们认真分析把握形势变化,有效发挥储备风险管理机制的作用,采取审慎的投资策略和严格的风险管理,成功应对次贷危机,国家外汇资产的安全性得到保障。

  记者:从近期公布的数据看,2007年我国的国际收支顺差仍然在持续扩大,您认为其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胡晓炼:近年来,我国通过支持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对外金融投资、提高个人年度购汇总额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外汇顺差过大的压力。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外汇收支大额顺差的局面仍在延续,国际收支不平衡依然突出。2007年年末,国家外汇储备1.53万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4619亿美元,同比多增2144亿美元。从外汇流入的主要渠道看,贸易、外商直接投资、职工报酬和赡家款等个人外汇,以及银行资本金(营运资金)、证券投资和投资收益等外汇流入和结汇增长较快。

  当前国际收支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既有经济的原因也有管理方面的原因,既有国内的原因也有国际的原因。从宏观上看,当前贸易外汇流入快速增长的基础是进出口顺差规模扩大。随着经济日益对外开放,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对外资有很强的吸引力,加之全球流动性过剩,外部资金流入有动力。从微观上看,外汇大量流入是经营单位追求经济利益的结果。企业在出口时提前收汇结汇、进口时延期付汇,或用自有外汇或借用外汇贷款对外支付进口。2007年,国内外汇贷款和出口预收款、进口延付款形成的贸易信贷负债在相当程度上减少了进口直接购汇。从监管看,目前对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交易、内资企业与外资企业、机构与个人的政策尺度不一的客观实际,市场主体必然避紧趋松。特别是我国跨国公司发展迅速,关联交易日益频繁,贸易方式复杂多样,这些现实经济活动对于以交易真实性核实货物流与资金流相匹配的传统管理方式提出了挑战。涉外经济活动管理涉及多个环节、多个部门,监管目标不一致和信息沟通不畅,也制约了监管的效果。

  记者:您认为当前实现国际收支基本平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胡晓炼:中央对国际收支平衡问题高度重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将“防止经济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以下简称“两防”)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要求按照“控总量、稳物价、调结构、促平衡”的基调做好宏观调控工作,并将“国际收支状况有所改善”作为2008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在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的过程中,我们要密切关注和分析以下因素所带来的影响。

  从国内看,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是2008年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有利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面对宏观经济的大环境,我们应该注意观察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控制固定资产投资,抑制社会不合理的总需求过快扩张对进口增长的影响;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收缩信贷对国内企业海外融资的影响;国内资产价格高涨,本外币利率差缩小甚至倒挂,以及人民币升值预期增强,对短期资金流动的影响;国内部分原材料、资源、土地等要素价格,以及国际市场原油、铁矿石、粮食等初级产品价格因素的变动,对企业出口价格竞争力的影响;国内资产价格受多方面因素作用而波动对资本流向的影响。

  从国际上看,全球产业布局调整继续深化,跨国投资并购更加活跃,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将吸引大量外商直接投资。全球流动性依然充裕,国际资本可能会加大流向我国寻找避风港。我国对外投资受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保护主义抬头、企业自身竞争力约束等因素的制约,难以迅速扩大,资本净流入可能依然保持在较高水平。与此同时,国际经济的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随着美国次贷危机不断演变,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放缓,外部消费需求下降可能对我国出口增长产生一定的影响。国际金融市场风险加大,发达国家利用金融优势向发展中国家转嫁风险,近期全球股市普遍大幅下跌。这些情况都可能加大我国国际收支波动的风险。

  总的来看,2008年我国国际收支仍将保持一定规模顺差,但也面临着不确定性。

  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密切跟踪分析国内外形势,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把对策和措施考虑得更加周全,切实做好应对各种复杂困难局面和突发事件的准备,增强在扩大开放中防范国际经济风险的能力。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