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珠三角:企业数量稳中有增未见大规模转移 (2)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9日 11:35 南方日报
据中国最大的女鞋出口制造商华坚集团总裁、亚洲鞋业协会主席张华荣介绍,2007年该集团将订单价格上调了3%,利润却下降了5%。东莞名家具俱乐部执行秘书长王猎说,2006年5月,板材开始涨价,到当年8月,涨幅累计达到50%左右。 相比之下,内地和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则存在土地和劳动力成本较低的优势。在《亚洲鞋业》最新的一期杂志中,江西赣州做了大篇幅的广告,以较低的厂房价格和劳动力成本寻找客户资源。据介绍,赣州的劳动力成本比东莞低10%以上,赣州华坚员工的平均工资也比东莞华坚员工的工资少200元左右。而东莞一家鞋厂迁到湖南郴州后,工人的平均工资比东莞低50至100元,当地的厂房租金水平也仅相当于东莞的三分之一。 不过李鹏坚信,东莞的鞋企尤其是规模大的鞋企不会因此而迁移,例如华坚。华坚是一家拥有上万名员工的大鞋厂,2002年1月,华坚在江西赣州成立华坚国际鞋城有限公司,投资总额近亿美元。两年后,华坚又在劳动力更便宜的越南建起了两条制鞋生产线。近年来,关于华坚外迁的传闻没有平息,不过华坚鞋业总公司的招聘主管谢永红说这绝不可能。2月20日上午,谢永红坐在后街劳务大市场的招聘台前招工。他说,公司近期将在南城石鼓开设大龙分厂,需要招聘3000名工人,目前已经招到了1000多人。 张华荣说,虽然越南的平均劳工成本只有中国的五分之三,但产业配套不方便,华坚越南工厂所需要的原材料和配件都得从东莞运过去。 张华荣的话引起了共鸣。在李鹏看来,东莞的制鞋业经过20年的发展,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上下游配套很方便,这是东莞最大的优势。在东莞开鞋厂,用不了一个星期就可以完成设备、原材料以及工人的准备工作,中低端的原材料100%可以在厚街买到。近年来,越南、印度、印尼等国家和地区的制鞋业发展很快,当地的人工成本目前可能比中国低一些,但综合成本不会低很多。 据黄春明介绍,目前东莞市皮革鞋业协会有100多家会员单位,包括华坚集团华宝鞋业有限公司、东莞市跨日鞋业集团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尽管有很多地方对这些企业“暗送秋波”,但是还没有哪家企业接下“绣球”。另一个事实是,去年7月,东莞市皮革鞋业协会组织20多家会员单位到江西赣州等地投资考察。尽管赣州的环境和劳动力成本颇具吸引力,但会员单位并没有表露出浓厚的兴趣。 就在外界传出鞋企迁离东莞的时候,美国吉姆拉公司却把工厂从浙江台州搬到了东莞。该公司总裁Mr.Jim violi说,东莞将一直作为鞋业的中心,这是公司选择东莞的原因,许多大型城市都关注服务业和高科技的制造,但是只有东莞是最适合鞋业发展的城市。 罗斌说,从东莞特殊的地理位置、特殊的产业结构、特殊的行政架构所构成的综合优势和核心竞争力来看,“在未来一个很长时期,东莞对相当一部分产业还有相当的吸引集聚能力”。 企业大量外迁言过其实 张小姐是湖北某地招商部门的负责人,经常来东莞招商。当她听说类似的消息后,便委托在东莞的朋友搜集想转移的企业资料,希望将这些企业吸引到当地办厂。不过十多天过去了,她还没有找到一家打算搬迁的企业。 对于东莞企业大量外迁尤其是台企外迁的说法,东莞市经贸局有关负责人认为言过其实,外界只看到企业倒闭或外迁的绝对数量,但如果放到东莞拥有数万家企业的背景下,就没什么可奇怪的了。袁志坚说,企业外迁并不是今天才有的事情,这样的情况三四年前就已出现,既有主动转移的,也有被动转移的。企业落户何处是市场行为,目前还没有看到企业大规模转移的迹象,外界所提到的外迁数据其实是近年来的累计数,有的甚至把关闭的企业也列入其中。 李鹏一再强调,珠三角部分鞋厂并不是内迁而是内扩,如东莞的华坚、裕元等制鞋企业,虽然在江西、安徽、江苏等地新建了庞大的生产基地,但并未因此缩小在东莞的规模。内扩是因为东莞的发展空间已经到了极限,加上土地价格、劳动力价格都已经到了一定程度,以及需求量的增加。同时,制鞋企业并没有大规模转移到国外的迹象,全国也只有100多家鞋厂转战东南亚市场。 张汉文是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会长、东莞台商协会荣誉会长。1991年,当东城大井头还是一片小山包时,他在这里办起了富华鞋业有限公司。当时,富华只是一个拥有一条生产线、200多名员工和月产量2万只鞋的小厂,而如今,富华的生产线已经扩大到7条,有员工2000多人,月产量15万只。张汉文说,看着一个个厂区建起来,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在成长。他这么多年生活在东莞,在这里交了不少朋友,住在东莞比在台湾还亲切,他绝对舍不得迁离东莞。而徐福记集团从1999年开始扩大大陆市场,目前已成为一个在大陆消费市场具有相当知名度的企业,并将总部设在了东莞。 厚街溪头村一台资电子厂在厚街和长安设有工厂,前几年还在江苏昆山开设了分公司。该公司负责人表示:“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将要慢慢放弃东莞市场,我们没有想过离开东莞。”在他看来,长三角在灵活性、产业配套齐全以及物流上不如东莞。公司的策略是把东莞变成分工中心,把供给国内大企业的订单生产放在昆山,把外贸订单固定在东莞生产。 台湾制鞋工业同业公会理事长林昭杰说,上个世纪90年代初由于台湾成本的大幅提升,不少鞋企都迁移到了东莞,但这一现象不会发生在东莞。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内地有着极大的消费市场,现在很多台商都在积极做内销。他说,产业的转移不是整体转移,而是某些环节的转移。就像意大利的鞋业一样,几乎所有产品都是在意大利设计和开发,但却在其他国家进行生产。 专家意见 现在说“产业空心化”为时过早 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资源经济研究所所长袁易明 企业外迁是珠三角产业结构调整中必然要经历的阶段,珠三角经济发展最先面临资源紧缺条件的束缚,只能进行产业升级转型,发展工业产业链上附加值更高的环节。 因为转型过程中出现企业外迁现象,就说“产业空心化”为时过早。“产业空心化”概念是从日本、香港的经济发展历程中引申出来的,其标志是产业被架空,制造业占据GDP的比重非常低,占据的比重下降速度快,目前珠三角还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 但是,也要对企业外迁现象高度重视。如果珠三角转移出去的企业比较多,肯定会造成工业经济的下滑,因此,产业结构不宜调整得太快。企业外迁,政府主管部门要做的不可能是强行挽留企业,目前应该关注的是,企业迁到哪里去了?珠三角城市之间能否形成互动,引导企业有序搬迁到珠三角产业升级的辐射之地;另一个问题就是企业迁走之后留下来的空间该如何有效利用,如何加快高端环节的招商引资。 抓住支柱产业寻求上升空间 深圳市社会科学院城市营运研究中心主任高海燕 从珠三角多年经济运行情况来看,企业外迁是珠三角经济发展的结果,也是珠三角经济质量结构调整的一个过程。对于珠三角部分企业外迁,应该用更理性的眼光来看待。从区域经济增量上来讲,珠三角近几年的经济总量和各项经济指标都呈现出稳步发展的状态,这说明,珠三角产业结构调整正在进行,“产业空心化”的观点有过于渲染“悲情”之嫌。 珠三角各个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其实一直注意在消长平衡上度的把握。如从1992年的股市风波以后,深圳一直没有被边缘化,就是因为一直有强大优势的自主产业在支持,而在今后的发展中,也必须抓住支柱产业,来寻找上升空间,以支柱产业为核心,保证产业链上下游的完整配套发展。短短数年时间,广州从以轻工业为主的城市,实现了以汽车工业、装备工业及临港大工业为主骨架的发展升级,在工业化进程中实现了重化阶段与信息化阶段并举,并成功地避免了“高科技”产业“劳动力密集型”化,切实为接下来的新一轮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储备了人才,预留了空间。
【 新浪财经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