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日本人来中国下乡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1日 11:08 南方周末

  

日本人来中国下乡

酒井顺子和她的学生 资料图片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派遣协力队员是中国政府与日本国际协力机构进行技术合作的主要形式

  30岁的酒井顺子每周都会坐上一个小时的车,去看望她的彝族学生。她从四川省凉山州的州府所在地西昌市出发,绕过曲折的山路,然后到达一个名为昭觉县碗厂乡的地方,那里学校的学生会等着她来教授公共卫生课,以及这个学校不曾开设的课程,甚至包括日文课。

  5个月前,酒井顺子作为日本青年海外协力队队员被派到这里,帮助这个地方改善基础医疗状况。和她同在凉山州工作的还有其他两名协力队员,他们是日语教师。凉山彝族自治州是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位于四川省西南川滇交界处,境内有汉、彝、藏、蒙古、纳西等十多个民族。

  日本青年海外协力队是日本国际协力机构实施的对外开发援助的事业之一,目的是把具有奉献精神的日本志愿者派遣到发展中国家工作。这些队员派遣期2年,多为专业技术人员。

  向中国派遣青年海外协力队员是日本对华援助的一部分,1985年,日本外务省和中国科技部签定了具体的派遣协定,至今已经有600多名协力队员来到中国从事120多种专业的工作。其中半数是日语教师,另外还有30%是从事教育文化和保健卫生的志愿者工作。未来在环保、社会福利以及扶贫领域的志愿者将会增加。

  凉山的工作是酒井顺子在中国的第二次协力队员的经历。3年前,酒井顺子被派往中国的贵州遵义市人民医院,负责提高这家医院的护理水平。

  在来中国之前,这位在日本已经有5年工作经验的医院护理人士对前往的地方充满担忧,“那地方有水有电吗?”她问那些前任队友。而且很多朋友对于她去中国工作也很担心,“中国人可能不友好。”她的朋友说。在日本国内,她了解中国信息主要途径是通过电视新闻,而这些新闻更多地报道中国农产品被污染、糟糕的环境和发生的各种事故。

  但是到中国后,她的担忧很快一扫而空。“所有的中国人对我很友好。”她说,“遵义比我想象的要大得多,也很繁华,但是坐车十分钟来到郊区,又是另外一个景象,这让我大吃一惊。”

  在来中国前,她的父母也表示过类似的担忧,但是这位性格倔强的姑娘最后还是达成愿望。

  酒井顺子认为在中国生活和交流都不存在问题。真正的困难是这家医院的中国医护人员对病人的态度让她感觉到不可忍受。

  她私下询问中国同事为什么对病人的态度那么凶,同事的回答是:“医护人员太少,而且很多病人也很凶,甚至很多病人不交钱。”她所在的护理部主任也告诉她,要发生改变并不容易,首先要从意识上改变。酒井顺子刚开始不是很认同这个说法:“至少一个微笑应该可以做到。”

  但是两年后,这个日本志愿者开始也认为改变需要时间,“因为中国医院的护士太少了,病人太多了。”她认为最大的收获是通过不同生活方式的比较,能了解差别的原因。“这种理解在国际社会是不可少的。”她说。

  派向中国的日本青年协力队员事先都是由中国地方机构提出申请,然后再由日方根据情况派遣相关志愿者,这些志愿者没有工资,生活费用由国际协力机构承担,中国方面负责提供住房和其他生活设施。

  这些协力队员在日本大都有固定的工作,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他们选择做协力队员的原因是想拥有国外工作的经验。”日本国际协力机构中国事务所志愿者项目主管今间智子说。她负责管理现在60多名在华协力队员中的20位。

  今间智子曾经也是一名协力队员,在1999年,她在沈阳做日语教师。更早的时候,她还是中央戏剧学院的留学生。“日本青年海外协力队在日本拥有广泛的影响,很多人在读书的时候,就知道这个项目。”她说。今间智子也是读中学的时候就就知道这个项目。

  现在作为协力机构志愿者项目的主管官员,她感觉的变化是现在日本人对海外协力队的热情有所降低。9年前,国际协力机构的官员需要从800名的报名者中挑选出50名日语教师,而现在候选者只有100名。

  但之前只是到中国旅游过的酒井顺子对中国则是充满热情,在遵义2年志愿者项目结束后,日本国际协力机构中国事务所问她是否愿意再接一个短期公共卫生项目,她爽快地答应了。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