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统计数据显示回收流动性任务不轻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18日 03:34 金融时报

  尽管如此,但是统计数据显示的回收流动性的任务并不轻松。据统计,今年一季度共有约1.3万亿元的央行票据到期,虽然1月份央行继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回笼了一部分流动性,央行也多次通过发行央票、回购等措施加大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力度回笼货币,但为保证现金供应,春节前公开市场又保持净投放资金状态。因此,市场资金充裕,春节长假过后的第一个公开市场操作日,央行以1950亿元央票发行,创下了近一年新高。

    与此同时,1月份的信贷高速增长也表明,尽管市场已经深受央行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加息和公开市场操作等政策组合工具影响,但企业信贷与投资需求依然强劲。因此,继续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抑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丝毫不容松懈。央行即使再采取其他措施回收多余的流动性,警示商业银行控制贷款增速,注意放贷节奏也不足为奇。况且持续收紧多余流动性有助于防止结构性通胀转化为全面通胀。

  值得注意的是,上周银监会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12月末,我国境内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6.17%,与9月末持平,保持了下降态势,但不良贷款余额有所上升,为12684.2亿元,而9月末该数据为12517.8亿元。因此,业内专家提醒,受外贸政策调整和雪灾的影响,今年商业银行应该根据投资环境和企业状况,在资产配置上进行相应的调整,防止不良贷款率走高。业内人士提醒说,尤其应注意防范打着救灾幌子发放其他贷款的行为。

  然而,“从紧”并非意味着“一刀切”。央行、银监会均已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加大对救灾抗灾必要的信贷支持力度。步入2月份后,救灾抗灾和灾后重建贷款的发放数额还会增加。据业内人士预计,随着春耕的到来,支农、支持春耕的贷款发放也将占据一定的比例。如果说针对灾后重建以及粮食收购的贷款可能会有所调整,那也是在节奏和结构上统筹考虑给予调整,但保持总供求关系平衡是不会变的。交通银行分析师指出,受流动性较为充足等因素作用,投资信贷增长压力依然较大,货币政策从紧的总体趋势不会轻易改变。

  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2007年以来,我国货币政策措施频出,叠加效应正在显现。但是,由于目标太多,带来了太多的挑战,而这些挑战却往往来自于货币政策能力所及的范围之外。有关专家认为财政政策在灾后重建中显然应发挥更大的作用,货币政策还应将着力点放在全力抑制通胀上。此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一“松”一“紧”的搭配实施显然正当其时,也显得格外重要。

  一些专家指出,由于货币信贷反弹,加上1月份CPI涨幅可能居高不下,央行近期或许将采取措施。央行副行长易纲不久前曾表示,在国际收支平衡未取得实质性进展之前,央行仍将继续通过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并搭配公开市场操作的方式来大力对冲流动性。与许多曾经历长期对冲的经济体相比,结合考察央票等占GDP的比例,再比较中外及我国历史上存款准备金率的走势,我国继续对冲流动性尚有空间。

  正如樊纲所言:“从紧货币政策”的提法,是对当前货币政策具体操作趋向的一种肯定,也明确了下一阶段货币政策调整的方向。毕竟,导致从紧的货币政策出台的经济运行相关问题,即外贸顺差、外汇储备、流动性过剩、信贷投资、物价水平等等依然高位运行的问题并没有解决。美联储频频降息导致人民币和美元利率出现倒挂,在加大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同时,可能会导致国外资金流入,助长流动性过剩、投资过多等问题。这也正是我们的货币政策还不能放松、还要采取措施控制流动性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

[上一页] [1] [2]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