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金融时报:坚持从紧货币政策基调不能改变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18日 03:34 金融时报

  针对陆续出台的一月份金融统计数据、外贸进出口数据与CPI预期等情况——坚持从紧货币政策基调不能改变

  记者 李倩

  “从紧”并非意味着“一刀切”。当前,要加大对抗灾重建必要的信贷支持和对春耕的信贷支持。有关专家认为,财政政策在灾后重建中显然应发挥更大作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一“松”一“紧”搭配实施正当其时。

  尽管一直以来的调控政策效应明显,但刚刚出炉的2008年1月份金融数据显示,当月人民币贷款结束了自2007年11月以来连续两个月新增贷款下降的局面,以8036亿元创下单月历史新高。同时,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速也在去年末短暂回落后,再次以18.94%创下新高。上述金融数据给美国次贷危机影响逐步扩大和国内50年一遇冰雪灾害交织状况下的我国宏观调控与从紧货币政策,增加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虽然有季节因素的影响,但货币供给仍然宽松的现状,似乎也就此终结了之前“从紧货币政策”或将松动的猜测。

  专家指出,新增贷款的大幅增加既在预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首先,从历年情况看,商业银行都希望早放贷、早收益,一般来讲年初贷款集中投放状况都比较明显;其次,由于去年末开始执行从紧的货币政策,最后两个月新增贷款同比少增2718亿元,去年12月新增贷款仅400亿元,不少商业银行可能将压缩的贷款转移到今年初投放;第三,在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率接近3%的背景下,受经营压力的影响,即使央行对新增贷款实行较严格的投放节奏调控,商业银行仍有可能控制不住贷款冲动,从而加快了第一季度贷款指标的使用速度;第四,经济内在增长动力仍然强劲,企业贷款量需求较高;第五,救灾抗灾和灾后重建贷款的投放,仅5大国有商业银行就为此发放贷款近百亿元。尽管在多种因素作用下,推高了上月贷款增加量,但是相比以往几年同期平均新增贷款4000亿元~5000亿元的数据而言,1月份贷款增速翻番的极端情况,让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研究信贷投放的规律和节奏,重视解决今年贷款反弹的压力问题。

  国泰君安固定收益分析师林朝晖指出,从结构上看,当月新增中长期贷款约3900亿元,创出历史新高。由于中长期贷款更具趋势意义,因此从结构上看信贷强势特点更为突出。同时,1月份境内外汇贷款加速增长,外汇存款出现明显净减,表明随着美国持续降息以及人民币加速升值,银行系统内外汇资金流出不断加剧。如将单月新增本外币贷款合并计算,新增贷款则达到9100余亿元的天量水平,信贷扩张势头显著偏快。因此,采取措施防止信贷增速过快显得十分紧迫。

  何况目前已公布和尚未公布的其它经济金融数据也未必令人乐观。在央行公布的金融运行数据中,货币供应量1月份也出现反弹,M2增速从2007年12月末的同比增长16.72%反弹至18.94%;随后海关总署公布了我国1月份外贸顺差缩至194.9亿美元,尽管该数据自去年5月以来月度贸易顺差首次低于200亿美元,增长22.6%,但仍在高位运行;而由于南方冰雪灾害造成的运输、电力供应困难,对生产和流通等都产生较大影响,统计数据显示,1月份食用油、畜肉和蔬菜价格上涨都较为明显,物价的大幅上升导致通胀预期大幅提高。

  央行上海总部日前发布1月份上海金融运行报告称,当月上海新增贷款已超过去年全年信贷增量的1/5,当前贷款需求仍较旺盛,金融机构放贷意愿仍较强。其中,当月个人房贷增加了30.1亿元,几乎比去年12月翻了一倍。鉴于目前的物价走势,即将公布的1月份CPI数据可能超出市场预期,将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因此,稳定通胀预期,防止结构性通胀向全面通胀转化已成当务之急。

  由此可见,今年面临的宏观调控形势依然严峻,在货币、信贷、外贸顺差、物价等数据均高位运行的情况下,货币政策要想完成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就不可能改变从紧的基调。实际上,1月16日傍晚央行宣布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就已经打响了2008年货币政策调控“第一枪”。央行此举向市场明确宣示了“从紧货币政策将作为主基调贯穿于2008年”。

 [1] [2] [下一页]

    相关报道:

    全球经济放缓 中国货币政策应否放松

    货币政策可选择更大强度从紧

    国信证券:短期货币政策将更趋紧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