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资授权经营从头说(2)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05日 20:57 上海国资
上海第一例 从一家国有企业自发“炒上司鱿鱼”的“创举”起步,长期束缚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国有企业开始了凤凰涅磐的历史进程,上海仪电也从困境中奋起。 上海曾经是我国仪表电子工业的诞生地,虽然在上世纪80年代上海仪电坚持改革开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从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由于长时期计划经济体制造成的思想束缚和历史包袱,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经济中,国有企业的一些矛盾和弊端逐渐凸现出来了。 穷则思变。1993年10月18日,上海仪表电讯工业局正式向市委、市政府上报了“上海仪电行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方案(沪仪电委93第276号)。上海仪电人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在上海仪电控股公司保存的历史档案中我们看到他们的第一份国有资产体制改革方案,方案中初步勾画了上海第一家国资授权经营公司的雏形。 “名称:上海仪电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总公司”(简称国资公司) “性质:公司属企业性质,是承担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的独立法人,其实质是对授权范围内的国家资本进行经营管理的国家资本集团。” 让我们再看一看上海仪电的决策者们是如何规划国资体制改革的。 关于组建国资公司的目的:组建国资公司,就是在政府与企业之间构建起国有资产的运营主体,由其代表国家具体经营授权范围内的国有资产,确立国有资产出资人地位,从而达到保值增值的目的。 关于国资公司的功能定位:国资公司是一个企业法人,不再是行政机构,而是一个经营国有资产的、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实体。它的功能定位就是国有资产的出资人,行使所有权职能,按出资比例,拥有委派产权代表、决定重大事项、获取资产收益3项权能;通过投资、控股、参股、收购企业,出让产权等资产经营行为,达到保值增值的目的。 回望授权经营 据有关资料介绍,1993年上海市开始进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探索,并于同年年底对仪电、纺织、电气3家单位进行了国资授权经营的试点。到1999年底,本市国资授权经营公司为37户,全市90%以上的经营性国有资产已纳入国资授权的范围。 上海探索组建国资授权经营公司主要有3种形式。一是撤消行业主管局,改组为授权经营公司。如将原纺织工业局、仪表电讯管理局改组为授权经营公司;二是直接将大型企业集团改组为授权经营公司,如上汽集团等;三是将多个企业合并整合为一个授权经营公司,如东方国际集团公司就是由上海市丝绸、服装、纺织、针织、家纺5家专业外贸公司发起联合组建。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一手连着国有企业改革,一手连着政府机构改革,上海的国资授权经营改革是与以“局改制”为标志的政府机构改革联动推进的。“局改制”与授权经营是上海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切入点,也是上海在探索转变政府职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的创举。实践证明,“局改制”与授权经营符合上海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要求,成本低、震动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虽然“局改制”从很大程度上说带有行政性和行业性的痕迹,但是从成本和效用来分析,这确实是阶段性的最佳选择。 从上海10多年的国资授权经营改革的实践来分析,国资授权经营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明确了国有资产投资主体和保值增值责任主体;推动了政企分开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促进了企业经营方式的转变和抓大目标的实现。 国有资产授权经营改革作为中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探索必然存在着局限性,授权经营公司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深入探究。如授权经营公司不可避免地带有行政的痕迹,还需承担着一些行政和行业管理的职能;宏观经济管理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国资管理部门与授权经营公司间的关系相互交错、使授权经营公司的责权利不够清晰;授权经营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尚处在新老体制衔接的阶段等。 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的建立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探索历程,而国有资产授权经营的改革实践,无论从理论层面还是从操作层面来讲,都大大地丰富和拓宽了我们对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认识,正是通过这块国资改革“试验田”上的大胆实践、理性概括,才使我们的国资管理体制改革走上了“权责利相统一”、“管人、管资产和管事相结合”的国资管理体制改革新征程。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