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2008:扩大内需或成为经济稳定增长助推器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04日 02:56 金融时报

  美国经济不确定的前景,使2008年全球经济,特别是新兴市场经济,包括中国经济增加了巨大的不确定性。为应对新的不稳定因素的影响,我国相关的经济金融政策目标可能需要随时做出相应调整

  本期做客嘉宾: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左小蕾

  国家统计局2008年1月24日公布了2007年中国经济运行的主要数据:2007年中国GDP比上年增长1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2%;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4.8%,比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应该说,扣除CPI的涨幅,这份答卷还是令人满意的,然而,考虑到全球经济增长可能进一步放缓、次债危机等因素,似乎又给中国经济的未来走势带来某些不确定性。今天,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做客《首席观点》。左小蕾认为,2008年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将面对许多新的挑战,为应对新的不稳定因素的影响,相关政策可能需要随时做出相应调整。

  ◎未来中国经济三大不确定因素

  记者:从世界主要经济体的未来走势看,2008年中国经济的最大变数,可能是外部不确定因素的增加。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市场的大幅震荡,特别是最近美国政府的大举拯救行动,使全球陷入美国经济可能大幅衰退、全球可能爆发经济危机的担忧。您认为次贷危机对中国实质性的影响在哪里?

  左小蕾:美国经济不确定的前景,使2008年全球经济,特别是新兴市场经济,包括中国经济都增加了巨大的不确定因素。

  不确定因素之一:美国次贷危机究竟有多深。首先,次级信贷影响了几乎整个与“债”相关的市场和股市。次贷违约增加使所有与之相关的债券产品遽然出现流动性风险,危机冲击了公司债券、机构债券和商业票据市场,这都是一些大型公司和金融机构的重要融资场所。

  其次,随着次贷本身的利率浮动期限不同会有更大风险不断显现。有报道显示,次级贷的规模大约万亿美元以上,随着固定利率不断到期和高浮动利率期限开始,次贷风险的影响会越来越频繁和显著。

  第三,与次贷相关的衍生产品链非常长。次贷本身是一种杠杆业务。次贷衍生产品是把杠杆这种金融工具运用到极致的一类金融市场。有报道显示,与次贷相关的衍生品也有万亿美元以上的规模。违约率大幅增加后,风险被杠杆效应放大,衍生产品杠杆放大效应在衍生的过程中可能放大再放大。从最初的次级按揭,到债券抵押凭证,再到信用违约掉期,如果每一个环节都陆续出现问题,次贷危机波及的范围就可能大幅蔓延。

  不确定因素之二:美国经济是放缓还是衰退。实际上,次贷危机最大的影响应该是对美国经济的影响。次贷款的大面积违约,房地产市场大幅下滑,以及相关的投资下降,消费市场的萎缩,可能带来整体经济的衰退。

  最严重的情况是美国经济大幅衰退,而中国经济增长对外较高的依存度,使中国经济与美国经济、欧洲经济和全球经济变化的关联度越来越高。在美国2000年末开始的新经济危机中,美国消费增长从5.5%下降到2%,中国的出口增长从40%下降到5%,相当于美国每1%的消费增长下降,中国的出口增长将要调整近10个百分点。

  当然,中国出口市场结构已经逐渐形成了多元化的格局,美国已经不是中国单一的最大贸易伙伴,中国对欧洲市场的贸易已经超过美国。问题是,欧洲也是美国的贸易顺差地区。美国经济衰退影响欧洲出口的同时也直接影响欧洲经济,欧洲的消费市场也会萎缩,对中国产品的需求会出现相应下降,中国产品欧洲出口也不能有太乐观的预期。

  特别是次级贷危机祸起萧墙,华尔街首当其冲。金融业是美国经济的支柱行业,华尔街巨头们频频出事,华尔街可能伤筋动骨,元气大伤。它的恢复恐怕也不是75个基点就能立竿见影的。华尔街对美国经济的影响是重量级的。

  比较乐观的情况是在美国政府的大力度救助下,美国经济被稳定住。但根据历史数据判断,从2001年纳斯达克大幅调整到2003年美国经济开始恢复,经过了两年时间。次贷危机带来的经济衰退可能比“新经济”的调整更严重。美国经济要重新恢复,恐怕不会短于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也就是说,可能要到2009年下半年,美国的经济有望复苏。对较长时间美国经济疲软的拖累效应要有充分估计。

  不确定因素之三:美元汇率。这关系到全球资本流动的方向。大量研究显示,美元汇率变化与全球资本流向,特别是与新兴市场资本流进流出密切相关。美国降息使美国投资收益下降,加大资本的流出意愿。为降低巨大的贸易逆差美国采取了近两年的弱势美元政策,也会使人们持有美元资产的意愿下降。但是,美国政府阻止经济衰退的决心非常明显,美国经济复苏需要资本流入。美国何时重新开始强势美元政策,应该成为所有遭遇前期大量证券资本流入的国家和地区,特别是新兴市场密切关注的焦点。因为,美国启动强势美元之日,也是资本从其他国家流出之时。

  当前全球三大储备货币的宽松货币政策,可能带来新一轮全球流动性过剩,也不排除资本近期呈现全球快速流动,造成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资本的大进大出。

  对于次贷危机的最后宣判,可能要等待2008年中期次贷以及相关衍生产品的到期日高峰。充分估计次贷危机的严重性,提前做好准备是关键。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