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复兴中国节(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04日 01:11 中国经济周刊

  元宵节

  (又称上元节、灯节)

  时 间

  正月十五

  传 说

  汉惠帝刘盈死后,吕后篡权,吕氏宗族把持朝政。周勃、陈平等人在吕后死后,铲除诸吕势力,拥立刘恒为汉文帝。因为戡平诸吕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此后每年正月十五夜,汉文帝都微服出宫,与民同乐以示纪念,并把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这一夜称作元宵,又称元夜、元夕。

  传 统

  按民间传统,元宵节晚上,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观灯放焰、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元宵张灯的风俗始于汉朝。据说,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此后,元宵放灯的习俗流传民间。

  到了唐朝,赏灯活动从正月十四到正月十六,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全民性的狂欢节日。唐睿宗时,曾在宫外架起一座高20丈的“灯轮”,饰以彩绸、金玉,燃灯5万盏,金光璀璨,极为壮观。除张灯结彩外,还有歌舞百戏,焰火表演。其时,大街小巷游人如织,歌舞处处,鞭炮齐鸣,百里不绝。宋朝更重视元宵节,赏灯活动更加热闹,并延长至5天,猜灯谜也始于宋朝。

  明朝元宵赏灯活动则更进一步,从正月初八到十八,连续10天。

  唐宋之际,因为灯会,元宵节成为中国传统的情人节之一。元宵赏灯,往往倾城出动,这也给恋人们提供了相会的良机。当时闺中女子,一向被禁止外游,但元宵前后,开戒弛禁,青年男女借机相约幽会。

  古代,元宵夜还有“照井”、摸门钉的习俗。据说,元宵之夜,去看井水会使自己更美丽。所以,当时的少女常趁明月当空之际,俯视井水,希望自己更加花容月貌。正月十六夜,已婚不孕的妇女,摸城门钉,祈求来年添丁。

  故 事

  北宋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作了宰相(官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后,每年元宵节,他的夫人还要到街市上看灯赏景。司马光说:“家中有灯,何必到市上去看?”司马夫人说:“我还要看人。”司马光笑着说:“难道我是鬼吗?”

  据说,民国时候,大总统袁世凯想当皇帝,但又怕人民反对,终日烦恼。一日,听到街上有人拉长了嗓子在叫卖元宵,心里很是不爽,因为元宵与“袁消”谐音。于是在1913年元宵节前,下令禁止称元宵为元宵,只能说“汤圆”或者“粉果”。

  诗 词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透!

  ——[北宋]欧阳修《生查子》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南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清明节

  时 间

  每年阳历4月5日前后(因为清明本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它的日期在阳历中相对固定)。

  传 说

  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艰苦,随从介子推不惜从自己的腿上割肉烤熟了让他充饥。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即晋文公),大事封赏所有跟随他流亡的随从,惟独介子推拒绝接受封赏,还带了母亲隐居绵山。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放火烧山逼介子推母子出来。谁知,介子推母子宁肯被烧死,也不出山。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每年此日,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生冷的食物。这就是寒食节的来历。寒食节后与清明节合二为一。

  传 统

  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耕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清明前后一场雨,强如秀才中了举”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时间接近,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寒食禁火及扫墓的习俗也变成为清明的一个习俗。

  清明,民间有踏青、插柳、寒食、扫墓等习俗,既有慎终追远的感伤,还有游玩赏春的欢乐,是我国一个极富特色、且非常特别的节日。

  插柳:一说和农业有关,清明是耕种的季节,插柳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业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插柳是为了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另一种说法是,古人认为清明是鬼节之一,为防止受其侵扰迫害,而插柳戴柳。

  扫墓:除寒食禁火祭拜介之推的传统外,古人认为,清明时节,寒去春来,万物萌生,不知先人的坟茔是否被狐兔穿穴打洞,会否因雨季来临而坍塌,所以要前往察看。一方面清除杂草,添土修葺,另外,准备些祭品,烧几张纸钱,举行祭拜。

  踏青:清明时节,正值阳春三月,春光明媚,天朗气清,万物复苏,一派生机勃勃景象,适宜郊游。古时候,每逢清明前后,居住在城市的人们往往打扮地光鲜亮丽,呼朋唤友,扶老携幼,或乘船,或步行,成群结队地到城外游玩,荡秋千,放风筝,打马球,拔河,蹴鞠,斗鸡,饮酒,观赏歌舞等等。欢快热闹的气氛,让苏东坡都发出了“人生能得几清明”的感慨。

  故 事

  北宋著名词人柳永(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因仕途坎坷,遂放浪流连于烟花柳巷,替妓女填词作曲,深受她们的喜爱和推崇,有“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之说。柳永去世时,穷困潦倒,群妓合资葬其于南门外。每年清明,群妓都相约赴其坟地祭扫,称之“吊柳七”,又称为“上风流冢”,并相沿成习。每年清明,未曾“吊柳七”者,不敢到乐游原上踏青。这个业内风俗,一直维持到高宗南渡之后。后人有诗题柳墓云:乐游原上妓如云,尽上风流柳七坟。可笑纷纷缙绅辈,怜才不及众红裙。

  诗 词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唐]杜牧《清明》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宋]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

  端午节

  (又称“端五”、“端阳”)

  时 间

  农历五月初五

  传 说

  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

  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说是让鱼虾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

  后来大家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便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据说蛟龙害怕此二物),发展成棕子。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

  为了寄托哀思,人们常常荡舟江上,此后逐渐发展为龙舟竞赛。

  此外,端午节的来历还有迎涛神说、纪念曹娥说、纪念女娲说等等。

  传 统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

  因为端午节所在的五月,时值初夏,霉雨潮湿,蚊虫孳生,疫病容易流行。所以,端午节的许多风俗和预防疾病有关,有人称端午节为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悬挂菖蒲、艾草,洒雄黄水,饮雄黄酒、菖蒲酒,杀菌防病。

  此外,还有一些风俗,如驱五毒、悬挂钟馗画像名为驱邪,实则也是为了避疫。

  驱五毒:五毒指蝎子、蜈蚣、毒蛇、虾螈、壁虎五种毒虫。“端阳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端阳节这天,人们在门上贴上纸剪的五毒图象,以避其毒。有些地方还要把五毒图的头上再扎上一根针,表示要把它们钉死除掉。

  孩童佩带香囊等物:端午节小孩要佩香囊,头戴虎形帽,身穿五毒衣、五毒裤,并在脖子、手腕和脚踝上系五色丝线,都是为了避邪驱瘟,保孩童安康。

  躲五:端午这一天,父母要将未满周岁的儿童带到外婆家躲藏,以避不吉。

  故 事

  古时候,人们普遍认为五月是毒月,五月五日是恶日。有人认为,屈原之所以在五月五日投江自尽,就是要选择这样一个恶日,表达亡国之恨之痛。

  据说,五月五日出生的孩子,“男害父,女害母”。

  赫赫有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孟尝君,因为五月五日出生,就被父亲下令扔掉,是母亲偷偷把他养大的。

  南北朝时期,刘宋的大将军王镇恶,也是因为五月五日出生,他的祖父才给他起名为“镇恶”。

  宋徽宗赵佶因为生于五月五日,从小就被寄养在宫外。

  诗 词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唐]文秀《端午》

  七 夕

  (又称女儿节、乞巧节)

  时 间

  农历七月初七

  传 说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聪明勤劳的穷孩子叫牛郎,父母双亡,和一头老黄牛相依为命。长大后,牛郎在老黄牛的帮助下,和一个下凡的仙女——织女结为夫妻,过上了男耕女织的幸福生活。织女还教会了凡间的百姓养蚕、抽丝、织丝绸。

  后来,王母娘娘知道了牛郎织女成亲的事,非常生气,命令天兵天将把织女抓回天宫接受惩罚。在老黄牛的帮助下,牛郎用箩筐挑着孩子,飞起来追赶织女。眼看就要追上了,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发簪,挥手一划,划出了一条天河,将牛郎阻挡下来。从此,牛郎织女一家只能隔河相望。

  再后来,天帝允许他们每年七月七日相会一次。牛郎织女的不幸感动了天上的喜鹊,每到七月七日,满天的喜鹊就飞到天河,汇聚在一起,互相咬着尾巴,搭起一座巨大的彩桥,以便牛郎织女一家在鹊桥中间相会。

  传 统

  七夕,少女少妇们往往用茶、酒、水果、花生、红枣等作贡品,结伴祭拜牛郎织女星,即“贺双星”。祭拜时,还要向心灵手巧的织女祈求灵巧,请她帮助自己提高女红技艺,即“乞巧”。

  古时候,上至皇帝老子,下至黎民百姓,都对“乞巧”十分重视。七夕节前,富贵人家搭建乞巧楼,平民百姓就用竹木或麻杆搭建乞巧棚,家家张灯结彩,陈设瓜果,妇女儿童皆穿新衣。“乞巧”活动丰富,有“穿七巧针”、“卜巧”、“丢巧针”、“看巧云”等。

  “穿七巧针”:当时有一种一端有七个针孔的特制“七巧针”。七夕当晚,妇女们在月光下用彩线来回穿过针孔,最快穿过者就表明心灵手巧,也就是乞到巧了。

  “卜巧”:据载,七夕,唐玄宗与妃子在华清宫歌舞会宴,欢度良辰。宴后,命宫女各捉一只蜘蛛,放在首饰盒中。次日打开,看蜘蛛是否结网,以及网结的疏密程度和网形的周正,以此来判断谁乞得了巧,谁乞的巧多。

  “丢巧针”:七月七日上午,妇女们将一盆水暴晒日中,待水面凝成薄薄一层膜后,将平日所用之针投入盆中,待针浮在水面后,便全神贯注地看水底的针影,如果针影成云彩、花朵之形,或细直如针形,便是乞得了巧;如水底针影粗如槌,或弯曲不成形,就表示丢针者是个“拙妇”。

  “看巧云”:据说当天的云彩会幻化出各种形状,如仙山楼阁、狮熊虎豹等,少女们仰望观赏,随意指点,驰骋想象,以自己看到的巧云形状占卜命运。

  唐代大诗人杜甫认为,少女乞巧,是顾虑婚后的生活能力,所以用心学习女红技艺,这是为了婚后夫妻恩爱,生活美满幸福。

  故 事

  旧时广州,七夕傍晚,妇女们洒扫庭院、沐浴更衣后,家家门口摆设香案,奉上七杯净水、香花瓜果。然后纷纷展示自己所作的绣花鞋、鸳鸯枕等女红,让亲友、街坊、行人观赏评论,以便交流、提高技艺。

  诗 词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北宋]秦观《鹊桥仙》

  中秋节

  时 间

  农历八月十五

  传 说

  很久很久以前,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

  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射下了九个太阳,并命令剩下的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后羿有个美丽的妻子,名叫嫦娥。

  后来,后羿得到了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就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保管。不料有人趁后羿不在家时来抢夺不死药,危急之时,嫦娥吃了不死药,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牵挂丈夫,嫦娥便飞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

  后羿回家后,十分伤心,很想念妻子,便派人到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

  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传 统

  中秋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秋祀、拜月之俗。两汉时已具雏形,唐时,中秋赏月之俗盛行,并定为中秋节。

  中秋赏月,最盛是宋代。每逢中秋,东京所有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扎绸彩的牌楼,出售新启封的好酒。铺子堆满新鲜佳果,夜市之热闹,一年之中少见。达官显贵们都在自己的楼台亭榭中赏月,琴瑟铿锵,至晓不绝。一般市民则争先占住酒楼,以先睹月色为快,并且安排家宴,团圆子女。游玩赏月的活动经常持续到天亮。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男人一般祈求早日科场得意,享受荣华富贵;女人则祈求容貌像嫦娥一样美丽,夫妻和睦。南宋时期,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

  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供兔儿爷、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故 事

  相传古代齐国有个丑女叫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皇帝宠幸。某年中秋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从此以后,少女们在中秋拜月时,开始祈求“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诗 词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宋]苏轼《水调歌头》

  重阳节

  时 间

  农历九月九日

  传 说

  据说东汉时期,汝南县突然发生大瘟疫,许多人病死。一个名叫桓景的年轻人,他的父母也因此去世。

  为了战胜瘟魔,替父母报仇,桓景到终南山拜仙人为师,学习技艺。他每天早起晚睡,披星戴月,勤学苦练。

  一日,仙人说:“九月九日,瘟魔又要来,你可以回去除害”,并且给了他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他带家乡父老登高避祸。

  桓景回到家乡,九月九日那天,他领着父老乡亲登上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叶分给大家随身带上,瘟魔则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喝了一口,避免染上瘟疫。他和瘟魔搏斗,最后杀死了瘟魔。

  从此以后,当地百姓就在九月九日有了登高、配戴茱萸、喝菊花酒的风俗。

  传 统

  古人认为,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

  据文献记载,早在战国时代,重阳时民间就有登高、饮菊花酒的风俗,作为节日,当在西汉时期。重阳节当天,人们都要头插茱萸和菊花,手提菊花酒,登山游玩。

  登高之风,在唐朝就已经非常流行。每逢重阳,长安城中的男女老少,往往倾城而出,到曲江池北的乐游原上登高游玩,以祓除不祥。

  而在平原地区,重阳节时人们就以登塔来代替登山。至于那些没有山也没有塔的地方,重阳节时,就吃糕来代替登高。据说,这就是“重阳糕”的来历。

  晋朝大诗人陶渊明喜欢菊花,经常在重阳节菊花盛开时,呼朋引伴,饮酒赏菊。受他的影响,赏菊遂逐渐成为重阳节的重要活动。宋朝时期,每逢重阳佳节,酒店客栈常用菊花扎成一座座花门,宾客自门下进出,宴席散后,大家还可以摘一枝菊花插在帽沿上,兴尽而返。

  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汉语的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节日。

  故 事

  晋朝诗人谢灵运是我国最早的专业登山爱好者,为了重阳节登高,还专门制作了一种木屐,前后有活动屐齿,山下山时可分别取去前后齿,使得登山更为方便,人称“谢公屐”。

  诗 词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毛泽东《采桑子·重阳》

  (图片来源:王弘力《古代风俗百图》)

[上一页] [1] [2]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