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新税制引发海外机构存废之争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7日 12:15 中国经营报

  武真

  编者按

  2008年1月1日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税法》)最重要的改变就是内外资税率统一,即25%。显然,统一的企业所得税税率将明显地减轻内资企业的名义税收负担;而对于目前很多享受税率优惠的外商投资企业,税收成本则可能增加。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纷纷就此新税制开办培训班,为企业排忧解困。本报记者走访了大量的企业财务总监,尤其是受影响较大的在华外资企业、伪外资公司、高科技企业,他们的财务管理发生了哪些变化,又会出现哪些机会?请看B5、B6版报道。

  “这件事一定会问清楚的,”刚停稳车的张羽已经开始在电话里向总监汇报,“上周我也查过实施条例的,到底要不要海外机构还是听听专家的意见吧!”

  张羽所在的公司位于北京,是一家以生产装饰材料为主的企业。自己的名片上显著地印着“外资企业”,可是电话里一口方言的她,也坦然承认:全公司上下没有一个“外国投资者”,与内资公司不同的是,他们在开曼群岛有一家自己注册的公司,是北京企业的“母公司”,海外母公司的法人是北京公司法人的姐姐。

  “海外公司”曾经的辉煌

  就是这样的公司组成结构,让这家企业名正言顺地拥有了“外资”的身份,也曾给自身带来了许多好处。

  “像我们这样的企业实在是太多见了,公司刚建立那会儿,我就在这了,要不是靠海外的机构,公司也不会像现在这样的周转灵活。”

  张羽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在2001年的时候,企业就可以与其他内资公司不同,在国内享受15%的优惠税率。而且,开曼群岛的税率比15%还要低得多,在经营过程中,他们还可以将国内的部分利润转移到国外,在海外上缴部分税收,享受更低的税率。而唯一多余的支出就是海外公司的“租赁费”,与国内少缴的税收相比,只能用非常“划算”来形容。因为与33%的税率相比,节省的利润与“租赁费”相差18%,年利润额是1亿元的话,就可能省下1800万元。

  企业投资架构的调整不能仅仅考虑税务因素

  可是,自从去年3月份,内外资企业统一享受25%的税率被提出后,企业就已经在掂量海外机构的作用了,外资的身份已经没有什么意义,本以为享受避税港低税率这一块还有利用价值,但12月份新税制实施条例出来后,才知道这次新税制为了防范企业的避税行为,增加了受控外国公司的税务管理概念:由居民企业,或者由居民企业和中国居民控制的设立在实际税负明显低于中国法定所得税率(25%)的国家(地区)企业,并非由于合理的经营需要而对利润不做分配或者减少分配的,上述利润中应归属于该居民企业的部分,应当计入居民企业的当期收入。

  这意味着,像张羽他们企业海外公司的利润即使未做分配也可能要计入该居民企业的当期收入,按照25%的税率上缴到国内。

  “年前我就在研究,现在到德勤来听这样的讲座,也是为弄清楚这点。”张羽显得有些迫切,“海外机构,到底是要还是不要?”

  在德勤2008年中国税务大会上,张羽也遇到了许多跟自己情况相近的公司,有一些企业早在2007年上半年就已经开始变动海外公司的状态,以在新法实施时能够及时应对。

 [1] [2] [下一页]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